
财联社11月18日讯(编辑 潇湘)据业内人士透露,就在业内开始担忧债务融资推动的AI投资热潮之际,华尔街历史上最成功的衍生品市场交易员之一温斯坦(Boaz Weinstein)却正“反其道而行之”——向那些寻求对甲骨文和微软等科技巨头进行风险对冲的金融机构出售相关信用衍生品。
上述业内人士称,一些银行正与这位“黑天鹅之王”旗下的美国对冲基金公司Saba Capital Management做对手方,购买科技巨头的信用违约互换(CDS)来规避潜在损失风险。
这些金融机构通过买入CDS,可以为手中的相关科技巨头债券头寸做风险对冲,而Saba Capital则在积极加风险杠杆,押注信用违约大概率不会发生。
知情人士透露,Saba向多家银行出售了甲骨文、微软、Meta、亚马逊及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CDS合约,包括一家私募信贷基金在内的一些大型资产管理公司等非银金融机构也正在积极购买这些产品。
尽管CDS的价值会随企业违约风险的上升而增长,但当前价格表明,相较于其他行业,科技股的违约风险仍处于低位。
银行寻求保护
分析人士指出,这一动向凸显了市场正争相对冲AI公司估值暴涨及其债务负担加剧的风险。这也反映出当前市场逐渐开始占据主流的担忧:若当前的AI热潮最终被证实是泡沫,任何破裂都将引发股市剧烈修正,进而冲击经济。
财联社在昨日文章中曾提到,银行和资金管理机构正竞相增加相关CDS的持仓,当那些AI超大规模企业(Hyperscalers)出现债务违约时,这些衍生品将能提供赔付。
数据显示,自9月以来,随着对甲骨文公司债券信用保护的需求激增,相关信用衍生品的成本已翻了逾一倍。截至11月7日的六周内,与甲骨文相关的CDS交易量激增至约42亿美元,远超去年同期的2亿美元。
相关消息人士也表示,目前许多金融机构正寻求规避科技企业资产负债表上不断累积的债务风险——这些AI公司正通过大规模借贷为其数十亿美元的人工智能项目提供资金。
高盛上周五发布的客户报告显示,在股票衍生品交易中,客户对该领域对冲保护的需求也在增加。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吉姆·里德周一在报告中也指出,“部分对冲需求源于对未来几个季度AI企业债券供应的担忧——此前几周该领域债券供应量意外激增……这些工具似乎也被用作对各类人工智能多头头寸的普遍对冲手段。”
CDS的本质是当企业破产时支付赔偿。当然,当企业经济状况恶化时,这类衍生品的价格本身也会升值。
所谓Hyperscalers——实质为大型人工智能科技公司的融资需求,近几周已持续激增。Meta上月刚刚发行了史无前例的300亿美元债券,甲骨文9月则融资了180亿美元,谷歌母公司Alphabet周一也宣布融资计划。美银数据显示,仅在9月和10月,该行业投资级债券的发行量就超过了该行业年均水平的两倍。
标普全球的数据显示,在旺盛需求推动下,甲骨文和Alphabet的信用违约互换(CDS)交易价格已达到两年来的最高水平,而Meta和微软的CDS合约近几周也出现大幅上涨。数据显示,甲骨文五年期CDS利差上周突破105个基点,Alphabet和亚马逊交易价约为38个基点,微软约为34个基点。
“黑天鹅之王”反其道而行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Saba首次为部分公司出售对冲保护,也是银行首次向该对冲基金提出此类交易需求。
而在当前整个市场寻求科技巨头CDS保护的同时,温斯坦的相关出售动向,无疑也显得格外引人关注。要知道,当初以猎杀“伦敦鲸”事件而一战成名(该事件导致华尔街最大投行摩根大通损失62亿美元)的温斯坦,是衍生品市场最成功的交易员之一。
他的CDS交易案例常能在市场波动最剧烈的时期蓬勃发展——包括2000-2001年加州电力危机、2001年安然丑闻和2002年世通丑闻。
而在上述案例中,温斯坦和SABA多以作为做空交易的风险方而闻名,即做多CDS(做空债券、进而做空股票)。因此,这样一位资深的空头现在转而看多(做空CDS),也不免令人怀疑市场近期对AI泡沫的担忧是否被夸大了。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SABA实质上可能是在对七巨头债券进行合成购买。鉴于流动性最强的CDS期限为五年,其押注似乎在于即使出现下行情景,2030年前也不会发生违约事件。而这是否意味着其对特朗普政府将出手拯救AI行业并为债券提供担保抱有信心,仍有待观察。
当然,Saba也可能只是在对CDS与股票间的价格变化进行套利——通过卖出CDS并做空股票进行,正如业内最近多次提到的,这两者的走势过去几周已经严重脱节...
历史上,当本世纪初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股价下跌时,温斯坦就曾采取过类似的策略。他当时正确地押注该公司不会违约,一方面购入公司债券,另一方面通过做空股票对冲风险。这种被称为资本结构套利的策略,也是温斯坦长年来的主要策略之一,旨在利用同一公司不同类型证券价格的差异获利。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