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金融时报
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发布的2025年三季度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情况表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37.4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6%,较年中增长3.4%。具体来看,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33.73万亿元,财产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2.39万亿元。
东吴证券首席战略官、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孙婷团队预计,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全年将保持两位数增长,这将是行业投资资产规模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主要由负债端保费规模持续较快提升带动。
那么,超过37万亿元的保险资金如何配置?
在险资的大类资产配置中,债券始终扮演着“压舱石”角色。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人身险公司与财产险公司投资于债券的余额合计为18.18万亿元,较年初的15.92万亿元增加2.25万亿元,增幅达14.1%,规模继续位居各类资产之首。不过,债券在两类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中的占比为48.5%,较二季度末的49.3%略有下降。
险资对银行存款的配置比例也略有下降。截至三季度末,人身险公司与财产险公司投资于银行存款的余额分别为2.49万亿元和3742亿元,占各自资金运用余额的比例分别为7.4%和15.7%。
值得关注的是,险资在股票投资方面的规模与占比均呈现持续上升态势。截至三季度末,人身险公司与财产险公司投资于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余额合计为5.59万亿元,较年初的4.11万亿元增加1.49万亿元,大幅增长36.2%,在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中的占比也从年初的12.3%提升至14.9%。孙婷团队分析认为,这一增长主要受益于第三季度股市的走强,除新增配置资金外,股价上涨与基金净值提升也产生了显著影响。
业内专家指出,险资今年大幅加仓权益资产主要受多方面因素推动:一方面,政策的持续引导,进一步增强了险资入市的意愿与条件;另一方面,面对资产负债匹配压力,保险机构需通过配置稳健的红利类等权益资产以增强收益;此外,资本市场逐步回稳向好,吸引力不断增强。
今年以来,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空前。2025年1月,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大入市力度,明确要求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并优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机制;4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进一步拓宽权益投资空间;7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将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绩效评价中的经营效益类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3年周期指标+5年周期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并对保险资金运用提出具体要求。
业内普遍认为,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与市场环境持续向好,险资投资股票的比例预计将进一步上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