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形势如何“实时感知”?联通大数据给出答案

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每一个求职者的轨迹、每一次跨城流动、每一家企业的用人波动,都像是一条条奔涌不息的河流,汇聚成就业市场的汪洋大海。过去,我们很难看清这片海的真实面貌 —— 数据上报滞后、群体定义模糊、统计维度单一,成为就业治理中的长期痛点。

11 月 18 日,在“2025 天府数字经济大会”的盛会上,中国联通带来了一双能“实时感知”就业态势的“智慧之眼”—— 就业大数据监测。

从“盲人摸象”到“一屏总览”:

中国联通基于全国数据一点汇聚、全量人口外推算法,实现就业者群体分析、流动态势感知;常态化监测法定节假日流动及迁徙特征、就业稳定性、返乡回流等就业形势,精准勾勒“职住画像”,识别真实就业结构形态,准确率不低于 90%。相较于靠抽样调查、季度上报的传统模式,现在可以每月更新,实时精准捕捉到跨域人口流动、就业分布、结构变化。

真实场景里的“动态治理”:

就业大数据监测正在全国各地积极“上岗”,成为政府决策的首席“参谋官”。

-农民工去了哪?人社部搭建“农民工大数据监测平台”,精准掌握就业流向与稳定性;

-脱贫人口有没有返贫风险?“凉山州三农大数据平台”实时追踪,动态监测失业返贫;

-城市对年轻人有吸引力吗?杭州做“青年人才吸引力评估”,及时更新引才政策;

-哪些地区就业风险高?海南做“就业形势预测预警”,让政策干预从“事后补救”转向“事前防范”。

从“治已病”到“治未病”:

过去,就业形式研判常常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今决策者能“一屏掌控全局”—— 哪里岗位流失、哪些群体就业困难、哪些行业用人需求上升,一目了然。

这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治理理念的转型:从宏观统计走向中观洞察再到微观调控,从静态报表走向动态跟踪。

当数据成为就业的“预言家”:

就业,从来不只是数字。它是一个个家庭的希望,一座座城市的活力。“数聚万象,向实同行”,中国联通将持续贡献数智能力,助力政府构建更智慧、更健全的就业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