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快手Q3业绩会实录:可灵AI今年全年收入预计1.4亿美元

专题:聚焦2025年第三季度美股财报

  快手(HKEX: 1024)今日发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营收为356亿元,同比增长14.2%。净利润为45亿元,而2024年同期净利润为33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计量,调整后的净利润为49.86亿元,而2024年同期调整后的净利润为39.48亿元。

  详见:快手第三季度营收356亿元 经调净利润50亿元

  财报发布后,快手科技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程一笑,CFO金秉等高管出席了随后举行的财报电话会议,解读财报要点,并回答分析师提问.

  以下即为本次电话会议分析师问答环节主要内容:

  瑞银集团分析师Felix Liu:首先恭喜公司第三季度非常强劲的业绩。我的问题有关可灵AI。市场对视频生成AI行业的竞争格局非常关注。我想请问管理层,可灵AI的竞争策略以及下一步迭代的方向是什么?在Sora 2出台之后,管理层如何看待未来视频AI生成的发展方向,以及后续to C端的机会?

  程一笑:目前,我们看到视频生成赛道出现了很多参与者,包括其他互联网大厂和一些初创公司,这也说明视频生成是一个非常好的、有潜力的赛道。但同时,我们也认为视频生成在产品和技术层面都远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众多参与者的出现也会将视频生成行业进步的速度提速,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渗透更多的应用场景,共同把行业的蛋糕做大。

  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下可灵AI的产品定位和竞争策略。首先,我们的目标是聚焦的。可灵AI的愿景是让每个人都能用AI讲出好故事。我们会围绕“AI影视创作”这个目标聚焦资源,深入技术和产品的能力。视频模型和大语言模型在本质上都是在往世界模型演进,而我们认为视频模型将是世界模型的核心技术。整个行业除了影视创作,还有很多其他的应用方向,比如互动场景、产生数据等等。我们会在各应用场景渗透的模型和产品能力上保持敏锐。但目前,我们还是阶段性地聚焦在我们的核心目标,即“AI影视创作场景”中。

  围绕这个目标,我们一直并持续在打造的是技术领先性和产品想象力。对比语言模型,视频生成模型有两个特点。一是复杂性高。语言模型的宏观结构是相对简单的,而视频模型就是由很多不同的模块组成的。复杂的系统也意味着有大量的技术攻坚和创新空间。第二个特点是,视频生成是开放性问题。例如输入端可以包括文本、图像、声音和运动轨迹等,输出端可以是图像、视频、声音等多种模态。“复杂性”和“开放性”这两个特点就意味着里面的技术和产品选型的空间自由度更大,也就意味着技术和产品创新都有比较大的空间。

  可灵AI一直在努力实现产品想象力、用户需求洞察和技术边界突破这三者结合。比如,今年四月我们发布了MVL(Multi-modal Visual Language,多模态视觉语言)的多模态交互形式。围绕这个方向,我们将持续升级基础模型和产品能力,探索更多的多模态模型产品。

  除了在技术和产品层面的持续突破之外,我们也通过丰富的运营活动构建起了全链路的创作者成长机制和繁荣的生态创作生态。例如“可灵AI未来合伙人计划”,通过整合快手与可灵AI的核心资源,为创业者精准匹配多场景、高价值的商单,服务对象包括NBA和蜜雪冰城等知名品牌。近期,我们还以“NEXTGEN全球新影像创作大赛”为契机,让可灵AI的创作者在釜山、戛纳和东京国际影视节展获得更多曝光,同时也不断扩展可灵AI产品的品牌影响力。

  而关于近期大家热议的Sora 2,它不仅在多个层面实现了技术突破,更与社交互动功能深度融合,加快了C端消费级AI应用落地,这也让我们对视频生成未来的商业化规模更有信心。虽然当前我们的主要精力仍然是面向专业创作者,提升其使用体验和付费意愿,但我们也会保持在C端应用场景的探索,在未来合适的时间点,将可灵AI的技术能力进一步产品化,并与社交互动结合,加速C端应用的商业化。

  高盛分析师Lincoln Kong:我的问题有关AI赋能。除了可灵AI和前面简报中管理层重点提到的OneRec在线上营销业务方面的赋能以外,能否请管理层再与我们分享一下,AI大模型在内容生态和内部降本增效方面,目前还取得了哪些进展?

  程一笑:2025年被广泛视为AI走向深度应用的关键元年。在这一年里,以“多模态生成智能体”为代表的AI技术不断探索,变得更丰富高效,也更贴合用户需求的应用形态。AI技术正在走向产业及价值的系统性兑现。我们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逐步构建起一套“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立足现有业务场景、加速AI落地”的完整技术与应用体系,赋能内容生态、商业生态和内部组织基建。

  在生态赋能方面。AI技术已全面渗透到快手的各个业务场景,包括内容与用户理解、内容生成和内容推荐等。在内容与用户兴趣理解方面,我们自主研发的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展现出较强的视频理解能力。基于该模型,我们驱动了短视频与直播内容理解体系的系统化升级,推出了下一代标签体系TagNet,实现了更精准、更全面的内容理解,目前已经在内容冷启动、内容多样性建设、兴趣探索等多个核心应用场景带来了人均App使用时长的提升。

  在内容生成上,可灵AI赋能大众创作者。我们也看到站内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短视频内容VV量(浏览量)提升非常明显。

  在最核心的内容推荐方面。本季度通过持续升级端到端生成式推荐大模型OneRec,我们进一步突破了生成式推荐系统的边界,推出下一代OneRec-Think大模型,引入大语言模型(LLM)的推理能力,通过将对话推理、个性化推荐与实时反馈机制集成到一个模型中,进一步增强推荐的准确性和用户信任度。

  为业务赋能方面,AI技术也在内部组织基建和提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自主研发的AI编程产品CodeFlicker已经成为快手工程师日常高频使用的智能开发工具,形成智能单测生成、智能代码评审、智能测试用例生成等多个业务场景的支撑。目前,快手新增代码中由CodeFlicker生成的比例已经接近30%。

  在内容审核方面,我们已将AI大模型应用于用户画像、内容识别、评论识别等多个场景,并借助思维链和强化学习技术,提高审核大模型能力。目前,平台内容通过AI初审率超过了99%,大幅节约相关成本的同时,也提升了审核效率和质量。此外,我们的客服团队也借助AI技术实现了用户咨询前置分流、智能辅助和知识沉淀等高效赋能。目前,超过70%的用户咨询量直接由AI智能客服完成、响应并解决。

  总之,我们看到,从“AI技术创新—应用落地—营收增长”的良性循环正在快手内部形成。从长期来看,我们相信这种全方位的AI应用型生态能够使快手具备更强的市场适应性和增长潜力。

  杰富瑞分析师Thomas Chong:我的问题是关于线上营销方面的。本季度我们看到,快手线上营销的收入增长进一步提速,管理层可否从流量、行业还有产品等角度为我们详细拆解一下公司具体做了什么?

  程一笑:本季度,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4%,较第二季度增速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国内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实现了超过16%的增长。

  从流量驱动因素来看,营销素材曝光量和CPM(千人展现成本)双轮驱动广告收入。营销素材曝光量的提升,一方面与大盘整体流量增长相关;另一方面更多高质量的原生营销内容有助于提升广告负载(Ad Load)。CPM的提高既得益于我们借助生成式强化学习出价和端到端生成式推荐等AI技术,实现用户兴趣与营销客户诉求的方向匹配,提升了线上营销素材推荐的个性化和匹配效率。

  从外循环的行业表现来看,以“经营线索”为主要目标的生活服务行业,以“短剧、小游戏”为代表的内容消费行业是本季度增速较为亮眼的行业。我们在生活服务行业升级了私信产品,且在细分垂类优化了后续转化链路,帮助客户更高效地出单用户、提升用户转化。同时在生活服务行业,客户以中、小客户为主,更加收益于AI客服UAX全自动投放、AIGC营销素材生成工具等产品。在内容消费行业,“短剧”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同时,随着AI技术的深度赋能,“漫剧”迎来了高速发展。我们抓住这一机遇,并通过可灵AI深度参与漫剧的上游内容制作。

  在内循环电商营销服务上,我们持续迭代“全站推”产品,帮助电商商家获得更多增量曝光和转化。同时,我们打通了智能调价智能体生成式大模型,实现了全天候稳定调价、用户兴趣充分探索等功能,拉动了商家的营销预算投放。无论在内容场还是货架场,强化对用户全域兴趣的捕捉理解。商业化能有效地提升转化用户规模和购频,更好地满足用户在快手的电商消费体验。

  在产品层面,我们升级了UAX全自动广告投放、AIGC营销素材生成工具,包括直播数字人、数字员工等产品,帮助客户降低营销门槛、优化客户的投放转化,进一步撬动了线上营销消耗的增长。具体来看,本季度UAX全自动广告投放产品新增了“周期稳投”功能。“周期稳投”是指在一定投放周期内由客户表达素材和出价需求,系统进行自动化、智能基建、智能调控和智能创作生产,从而提升投放周期的稳定性,帮助线上营销客户实现成本更加稳定、持续的投放状态。

  第三季度,UAX全自动广告投放产品在外循环的消耗渗透率已经达到70%以上。AIGC的营销素材智能工具支持客户低成本、快速批量制作短视频素材,同时素材转化效率也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了10%到20%。直播数字人解决方案支持客户在没有主播和直播场地的情况下实现24小时开播。数字员工的对话质量在准确性、效用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已达到真人客服水平,在私信和评论等场景中,提升了客户的转化效率。

  展望未来,我们将在行业客户拓展、深化AI技术落地应用上持续发力,助力客户实现更高效、更优质的营销效果和投放体验。

  摩根大通分析师Daniel Chen:我的问题是关于电商的。我想请问管理层,目前公司看到的“双十一”表现情况如何?如果展望未来的一到两年,快手电商的增量驱动因素是什么?特别是直播电商,管理层如何看待未来的增长空间?

  程一笑:关于电商业务,虽然今年我们看到了消费在复苏中展现出的韧性,但在整体用户消费仍偏谨慎和理性的情况下,我们在“双十一”期间交出了符合预期的答卷。其中,珠宝玉石、茶酒健康、大服饰,包括男装运动和女装亲子以及生鲜食品行业整体表现亮眼。今年的“双十一”,我们投入了180亿的平台流量激励,结合20亿“用户红包”及10亿“商品补贴”,帮助商家提升转化成交和买家活跃度,GMV(商品交易总额)成交破千万的商家数同比达到双位数增长。

  我们根据商达的经营类型和规模制定了分层次政策,驱动电商业务的生态繁荣,激发商达更好地获得全域增长。在货架场,我们的扶持重点围绕核心商品展开,推出了“大牌大补”、“超级链接”等一系列项目。在今年“双十一”,“大牌大补”百万GMV单品数同比增长超过了77%;“老铁”用户在快手的购物心智在大促期间也得到了更好的体现,搜索GMV同比增长超过了33%。

  展望未来,在中短期内,电商业务增长的驱动因素,我们将重点关注用户的购买频次,其次是提升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其中,我们将重点提升用户的购买频次。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将持续赋能主播,增强私域运营效率,加强优质品类的运营以及对新用户的挖掘,深化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带动ARPU的增长。当然,电商月均买家数增长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我们会将其作为长期发展的结果指标,而非过程指标。短中期来看,我们将更专注电商月均买家结构的健康度。

  关于直播电商的增长空间。作为内容平台,直播电商和线上电商一直是我们电商的基本盘和最新核心的经营场域。我们坚信直播电商的形态存在天然转化优势,仍将驱动其在线上零售市场的渗透提升,未来仍然拥有可观的空间和结构性增长的机会。直播电商未来的增长空间在于能否构建一个让商家长效经营的健康生态,而私域的粉丝沉淀是长效经营的护城河,因为私域用户具备高粘性、高复购的优势。因此,我们通过多项举措帮助商家做好公、私域联动,在公域获取流量,私域做好涨粉沉淀、粉转客和粉丝复购。但最关键和最基础的工作仍然是做好内容和提供好商品。

  所以,我们将持续引入商家和达人、扩大优质供给入水口,同时持续拓展商家货品宽度。我们会着力加强和商家、达人的长期协同发展,通过分销库等渠道为他们提供丰富的货款供给,为优质内容提供流量支持。同时,平台将提供智能运营产品矩阵,用AI产品赋能商达提升经营效率。好的商业生态也将正向激励好内容的持续创作。

  最后,直播电商虽然是快手的电商基本盘,但我们也将鼓励商家多场域经营,加强全域协同效率,在更好地承接用户需求的同时,加强快手电商生态的韧性和确定性。

  中金分析师Xueqing Zhang:我想请教管理层关于AI资本支出和利润率的问题。随着可灵AI和其他AI赋能的进展,管理层对公司在2025年的资本支出和AI费用方面是否有更新?2025年全年的利润率目标是否有变化?以及在整个行业都在大力提升资本支出的情况下,快手对未来一到两年资本支出的规划是怎样的?AI对公司的利润率会有怎样的影响?

  金秉:正如一笑总所说,我们本季度在探索AI技术与内外部应用场景的结合上,取得了非常不错的进展。AI在给业务赋能的同时,也在内部组织基建上实现了质效提升。AI技术对快手内容和商业生态的价值正在逐步释放。同时,可灵AI在商业化零售上也不断取得突破。我们预计可灵AI在2025年的全年收入将达到1.4亿美金,比今年年初的目标6000万美金提升超过100%以上。

  鉴于可灵AI用户对视频生成模型日益加大的需求,我们也多次追加可灵AI在算力方面的投入。除了在推理算力方面的追加投入,近期随着模型的不断升级、迭代,我们也开始追加可灵AI的训练算力,以保持可灵AI的技术先进性。

  叠加其他AI业务赋能带来的资本支出投入,我们预计2025年集团整体资本支出将较去年实现中高双位数的同比增长。在费用端,我们近期也在AI技术人才吸引和保留上增加了一定投入,但这部分费用相对可控。

  虽然我们增加了以上AI战略相关的投入,但我们依旧有充分信心实现今年经调整经营利润率的同比提升。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也进一步说明AI技术对快手内容生态和商业生态的赋能价值正在逐步释放。

  总之,得益于可灵及AI技术赋能的超预期进展,我们相对明确了未来资本性开支增长规划,重点聚焦算力升级与技术深化。这一布局并非单纯的成本费用增加,而是基于“AI技术越深、驱动价值放大”的逻辑。随着AI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AI的价值潜力还将进一步释放。我们有信心在未来两年继续实现盈利规模的进一步提升和盈利能力的稳中有升。我们也将在适当的时候向大家进一步披露相关进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