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再现大合并!中金公司拟换股吸收合并东兴证券、信达证券,今起停牌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专题:中金公司吸收合并东兴证券、信达证券,20日起股票停牌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中金公司拟换股吸收合并东兴证券、信达证券。

  11月19日晚间,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金公司”,601995.SH,3908.HK)、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兴证券”,601198)、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信达证券”,601059)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公告》,三家公司正在筹划由中金公司通过向东兴证券、信达证券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东兴证券、信达证券。

  中金公司、东兴证券和信达证券的A股股票将于2025年11月20日(星期四)开市时起开始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5个交易日。

  三家实控人同为中央汇金

  2月14日,中国信达、东方资产与长城资产三家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以及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证金融”)分别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财政部拟通过无偿划转的方式,将所持公司股份全部划转至中央汇金。

  6月6日,证监会发布批复称,核准中央汇金成为东兴证券、信达证券、东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信达澳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东兴期货有限责任公司、信达期货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根据三季报,中央汇金通过中国信达间接持有信达证券78.67%股权;通过东方资产间接持有东兴证券45.14%股权。

  而中央汇金也是中金公司的实控人,直接持有中金公司40.11%股权。

  中金公司表示,鉴于上述事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价异常波动,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经公司申请,公司A股股票将于2025年11月20日(星期四)开市时起开始停牌。

  “本次重组涉及到A+ H股两地上市公司同时吸收合并两家A股上市公司,涉及事项较多、流程较为复杂,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5个交易日。”中金公司称。

  对于本次合并的目的,中金公司表示,本次重组有助于加快建设一流投资银行,支持金融市场改革与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通过重组各方能力资源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力争在合并后实现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提高公司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的质效,并提升股东回报水平。

  与此同时,东兴证券、信达证券也公告表示,公司A股股票将于2025年11月20日(星期四)开市时起开始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5个交易日。

  三家公司归母净资产合计1715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中金公司成立于1995年,2025年前三季度,中金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7.6亿元,同比增长约54%;归母净利润65.7亿元,同比增长130%。截至2025年9月末,总资产7649.40亿元,归母净资产为1155亿元。

  东兴证券成立于2008年5月,业务涵盖财富管理、投资交易、投资银行、资产管理、期货等。2025年前三季度,东兴证券实现营业收入36.1亿元,归母净利润16.0亿元,同比增长70%。截至2025年9月末,总资产1163.91亿元,归母净资产为296亿元。

  信达证券成立于2007年9月。2025年前三季度,信达证券实现营业总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28%;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53%。截至2025年9月末,总资产1282.51亿元,归母净资产为264亿元。

  以此计算,三者合并后,新公司资产总规模预计将达到10095.8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95.20亿元,归母净资产预计达到1715亿元。

  Wind显示,三者合并后的资产总额将在业内排名第四,位居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华泰证券之后;归母净利润则排名第六,位居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华泰证券、中国银河、广发证券之后。

  分支机构方面,截至2024年末,东兴证券设有92家分支机构,信达证券设有104家分支机构,分别深耕福建和辽宁区域。本次合并后,根据截至2024年末数据统计,三家券商营业部合计数量位居行业第三。

  业务较为互补

  业务层面,中金公司的业务特色与另两家证券公司形成互补。

  据悉,东兴证券和信达证券在网络、客户及资本金资源的深厚积累将与中金公司的综合投行、专业投资、跨境交易服务、财富管理等专业能力发挥互补优势,有助于合并后中金公司加强客户资源的综合服务转化,为更广泛的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优质综合金融服务,实现多维度协同价值。

  此外,换股后借助两家资管公司股东在不良资产处置领域的专业能力,中金公司可进一步深化债务重组、风险化解、产业投行等方面的服务能力,拓展投行新型业务的协同增量空间。

  市场人士表示,合并后,中金公司将提升资本实力,实现客户资源整合,在证券行业竞争格局中进一步巩固头部优势,迎来“规模效应+业务协同”的多重业绩增长动力,推动营收结构持续优化、盈利能力稳步提升,进一步提升国家战略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