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赠与继承区别是什么?

在房产的传承和转移过程中,赠与和继承是两种常见的方式,但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从定义和适用场景来看,房产赠与是指房屋所有权人将自己的房屋无偿给予他人,他人愿意接受的行为,通常发生在赠与人在世时,可用于直系亲属之间,也可用于非亲属之间。而房产继承则是指按照法律规定或遗嘱指定,将被继承人遗留的房产转移给继承人的法律行为,一般发生在被继承人死亡之后,主要涉及法定继承人。

在税费方面,两者差异明显。房产赠与中,直系亲属之间赠与,赠与人免征个人所得税、增值税,但受赠人需缴纳契税,税率一般为 3% - 5%。非直系亲属之间赠与,赠与人需缴纳增值税等,受赠人除缴纳契税外,还可能需缴纳个人所得税。房产继承方面,法定继承人继承房产,免征契税、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非法定继承人根据遗嘱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的,属于赠与行为,需缴纳契税。以下为两者税费情况对比表格:

方式 赠与人税费 受赠人/继承人税费 直系亲属赠与 免征个人所得税、增值税 契税 3% - 5% 非直系亲属赠与 增值税等 契税、个人所得税 法定继承 无 免征契税、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非法定继承(按遗嘱) 无 契税

在办理流程上,房产赠与首先需要赠与人与受赠人签订赠与合同,然后办理赠与公证(部分地区可不公证),接着到房屋所在地的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变更登记,提交相关资料,经审核通过后,缴纳税费,领取新的房产证。房产继承则需先确定继承人,若有遗嘱,需对遗嘱进行公证;若无遗嘱,则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确定继承人。之后,继承人携带被继承人死亡证明、房产证、继承人身份证明等材料到公证处办理继承公证,再到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房产过户手续。

房产再次转让时,两者也有不同规定。赠与所得房产,若受赠人再次转让,需缴纳个人所得税,且计算方式较为复杂。继承所得房产,再次转让时,符合一定条件可免征个人所得税。

本文由 AI 算法生成,仅作参考,不涉投资建议,使用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