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OpenAI到Anthropic,微软的新AI帝国浮出水面!

  来源:华尔街见闻

  微软正在其人工智能棋局上布下新的一子,通过与OpenAI主要竞争对手Anthropic深化合作,将自身的AI战略从单一核心押注转向更加多元化的平台布局。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当地时间11月18日,微软与英伟达宣布将联手向AI初创公司Anthropic投资,金额分别高达50亿美元和100亿美元。作为交换,Anthropic承诺在未来购买价值300亿美元的微软Azure云算力。同时,Anthropic旗下的多款前沿大语言模型包括Claude Sonnet 4.5等,将被更广泛地集成到微软的Azure AI Foundry和Copilot系列应用中。

  大摩解读称,此举印证了微软的生成式AI故事不仅仅局限于OpenAI,且公司估值相比同业仍具吸引力;汇丰则指出,微软正通过“亦敌亦友”模式打造全能AI平台,以应对客户对多模型选择的需求。

  摩根士丹利:不止于OpenAI,微软AI故事迎来新篇章

  对于此次合作,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的研报中指出,市场长期以来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微软的AI增长完全绑定在OpenAI身上。

  分析师Keith Weiss认为,微软的公告有力地修正了这一观点——“微软的故事不仅仅是生成式AI(GenAI),而生成式AI的故事也不仅仅是OpenAI。”

  分析师Keith Weiss表示,此次宣布与Anthropic扩大合作,包括Anthropic承诺购买300亿美元Azure容量及微软高达50亿美元的投资,进一步拓宽了微软的业务视野。

  该行分析师认为,这一举措展示了微软在多个长期增长驱动因素上的强大定位,这些领域包括:

  生成式AI(微软是钱包份额增长最大的赢家);

  企业工作负载向公有云迁移(同样是份额增长最大的赢家);

  网络安全(该领域最大的供应商,收入超过400亿美元)。

  摩根士丹利强调,微软的股价目前仍被低估,其交易价格约为该行预测的2027财年每股收益(约20.40美元)的25倍,低于大型软件同行的30倍市盈率。因此该行重申对微软的“增持”(Overweight)评级,并将其列为大型软件领域的“首选股”(Top Pick),目标价为650.00美元。这一目标价较当前水平有超30%的潜在涨幅。

  汇丰银行:AI市场走向“亦敌亦友”,Azure平台价值凸显

  汇丰银行的研报从行业竞争格局的角度进行了解读,认为AI市场正在向“亦敌亦友”(Frenemy)的模式演变。报告提到,此前微软深度绑定的OpenAI也与亚马逊AWS达成了38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协议,而Anthropic本身也获得了亚马逊和谷歌的投资。

  报告认为,微软与Anthropic的合作,一方面降低了自身对OpenAI的单一依赖,拓宽了AI供应链;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强化了Azure作为“多AI模型平台”的定位,满足了企业客户对模型选择灵活性的需求。

  该行认为,企业客户对模型灵活性的需求日益增长,微软通过扩大AI供应链,不仅留住了想要尝试不同模型的客户,更通过算力合同锁定了未来的巨额收入。汇丰维持对微软的“买入”评级,并看高目标价至667美元,认为微软拥有充足的数据、基础设施和AI编织能力来协调这个日益复杂的生态系统。

  微软与Anthropic的合作拓展了其在AI领域的布局,但并未改变其与OpenAI的核心伙伴关系。微软首席执行官Satya Nadella在周二发布的一段视频中表示:

“我们将越来越多地成为彼此的客户——我们将使用Anthropic的模型,他们将使用我们的基础设施,并且我们将共同进入市场。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我们与OpenAI的合作伙伴关系之上,OpenAI仍然是微软的关键合作伙伴。”

  “循环融资”模式引担忧,市场警惕AI泡沫风险

  尽管华尔街两大行给出了积极评价,但这笔交易发生之际,AI泡沫论也甚嚣尘上。华尔街见闻此前写道,这种合作模式被市场解读为一种“循环融资”或“AI闭环”:芯片和云服务巨头(英伟达、微软)向模型开发商(Anthropic)投资,而模型开发商则用获得的资金回头购买前者的芯片和云服务。

  这种资本在体系内流转的模式,让部分投资者质疑AI产品是否能产生足够的实际收入来支撑其高昂的投入。美国银行的数据显示,45%的基金经理将“AI泡沫”视为市场最大的“尾部风险”。

  事实上,在合作宣布当天,微软和英伟达的股价均下跌了近3%,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华尔街对行业过热的忧虑。对于投资者而言,在看好微软AI战略布局的同时,也需对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及潜在的市场泡沫风险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