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发食品控股股东家族成员开始新一轮减持 连续亏损之下“出海”能带动增长吗?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浪头饮食/ 郝显

  近日,惠发食品(维权)控股股东家族成员又开始新一轮减持,如果按照上限减持,将合计减持3%的股份。而在此之前,公司股东和管理层已经在轮番减持。

  目前的惠发食品已经陷入持续亏损,从2024年起,公司核心产品销量也开始大幅下滑。前几年惠发食品承受亏损不断扩张,最终不仅未带来业绩增长,反而造成产能利用率低、现金低于短债、偿债压力大的事实。

  控股股东家族成员开始新一轮减持

  11月24日,惠发食品发布股东减持公告,称收到惠希平出具的《减持计划告知函》,因自身资金需求,惠希平计划未来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2,423,8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4,847,6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

  目前惠希平持有16,294,97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72%,如果按照上限减持,将合计减持3%的股份。

  惠发食品控股股东为山东惠发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发投资”),惠发投资的控股股东为惠增玉,惠希平与惠增玉为父子关系,是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

  这已经不是惠希平首次减持,惠希平原本持有11.76%的股份,2024年2月以8.01元/股的价格向杨红转让5.1%的股份,套现9993.92万元。8个月后杨红就开启了减持,2024年10月惠发食品披露杨红减持计划,11月减持1%之后,杨红持股比例降至4.1%,不再是持股5%以上的股东。2025年一季度,杨红从前十大股东名单中彻底消失。

  事实上,在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抛出减持计划之前,公司股东和管理层已经在轮番减持。今年5月5名高管抛出了减持计划,其中3名高管在5月至9月期间进行了减持。2024年11月至2025年2月,持股2.17%的股东正和昌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和昌”)减持0.82%的股份。在此之前则是杨红的减持。

  2025年年初惠发食品恰好爆发了业绩预告“罗生门”,2025年1月18日,公司披露《关于 2024 年年度业绩预减的公告》,预计 2024 年度归母净利润为260万元至 370万元。而在3月5日,公司披露《业绩预告更正的公告》,更正后预计2024 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800万元至-1300 万元。为此山东证监局向公司及董事长兼总经理惠增玉、财务总监董雪、董事会秘书刘海伟出具了警示函。

  主要原因是,2024年11月5日惠发食品与合作方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书》,计划就绿色健康食品的研发、生产以及市场开拓进行深度合作,合作方负责办公运营场所的装修升级改造,装修升级改造资金计划投入2400万元并以运营经费的形式拨付给公司。而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合作双方因合作模式未达成一致,且合作方由于资金紧张未向公司拨付上述款项,二者随即解除协议,惠发食品因此对上述收益进行了冲减。

  值得注意的是,惠发食品高管及股东减持时间正好在业绩预告更正之前的窗口期。

  高费用高折旧蚕食利润 如何扭亏?

  惠发食品营收已经连续下滑了5个季度,继2024年收入下滑3.61%,亏损1658.59万元之后;今年前三季度惠发食品营业收入再度大幅减少18.31%,亏损达到3921.7万元。

  惠发食品主营业务为速冻食品,主要包括丸类制品、肠类制品、油炸类制品、串类制品、菜肴制品等。

  近几年消费端疲软,再加上速冻食品领域竞争激烈,导致相关公司增长乏力。惠发食品在年报中披露业绩下滑原因为“受消费疲软、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

  2024年惠发食品速冻品及预制菜营业收入出现了6%-18%的下滑幅度,销量合计减少12.73%。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占比较大的丸制品、油炸品、中式菜肴收入仍出现双位数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正增长的供应链及餐饮类业务,今年前三季也出现大幅下滑,餐饮类业务收入甚至断崖式下滑92.06%。

  与营业收入下滑形成对比的是公司的经销商数量仍在增加,今年三季末,惠发食品经销商数量达到1482家,相比2023年增长10%。渠道扩张并未能带动销售。

  在持续亏损的同时,惠发食品的负债压力开始凸显,截至今年三季末,公司账面货币资金减少到1.39亿元,短期有息负债则高达5.01亿元,现金短债比低至0.28。

  惠发食品账面保持较高的有息负债,2024年财务费用达到2009.01万元,财务费用率达到1.04%,在A股11家预加工食品中排第二,远超行业均值。

  惠发食品的负债部分来自前几年的扩张,从2019年到2022年,公司固定资产从4.54亿元增至6.39亿元。2019年总产能为11万吨,2023年已经增至19.23万吨。不过销售并未跟上扩张步伐,2019年公司总产量为8.91万吨,2023年仅为11.11万吨,2024年则跌回10.25万吨,产能利用率也从81%降至52.45%。

  目前惠发食品已经进入折旧高峰,近两年固定资产折旧、油气资产折耗、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金额均超过6000万元。

  另一方面,为了拓展业务,惠发食品保持着超高的费用率,2025年前三季费用率达到20.17%,超过毛利率2.23个百分点。

  惠发食品传统核心产品丸制品及油炸品毛利率本来就不高,在30%左右。近几年主要靠串制品、供应链、餐饮、中式菜肴等业务带动增长,而这些业务毛利率均比较低,拉低了整体毛利率。

  在低毛利率和高费用率、高折旧共同挤压下,惠发食品已经深陷亏损,前几年承受亏损不断扩张,最终换来一地鸡毛。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开始讲“出海”的故事。2025年9月9日,惠发食品与印尼金光集团签约,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将围绕清真食品产业,在常温、休闲、冷冻及功能性清真食品的加工、物流、贸易与销售等方面展开布局落地。在业绩说明会上,管理层披露,下一步逐步开展以“团餐+清真”为核心的业务,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从9月下旬以来,惠发食品股价已经出现一轮明显的涨幅。不过在连续亏损、账面现金低于短债的背景下,惠发食品的出海业务能否取得预期收益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