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保险代理持牌了!邮政卖保险背后:上半年代销收入41亿,两年降60%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谢怡雯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邮政”)“重返”保险中介市场。

  11月24日,金融监管总局批复中国邮政经营保险代理业务。从批复的代理险种范围来看,覆盖了常见的财产险和人身险,代理保险业务的营业网点范围为代理营业机构。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这是继2023年11月宝马(中国)保险经纪、安顾方胜保险经纪获批后,时隔两年监管批复的又一张保险代理牌照。

  近年来,保险中介市场竞争激烈,中介机构数量锐减,中国邮政此前也曾转让旗下保险中介机构股权。在当前时点,中国邮政主动“下场”卖保险,是否意在借助庞大的网点数量,重塑保险中介市场格局?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中国邮政重启保险代理业务,恰逢保险中介行业深度洗牌期,其意义在于填补渠道空白与挖掘下沉市场潜力。近年来保险中介数量大幅缩减,邮政依托覆盖城乡的超5万个网点网络,可承接传统中介退出后的市场需求,尤其在县域及农村地区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此外,其品牌信任度与客群基础亦为保险业务提供天然流量入口。

  针对保险代理业务等相关问题,时代周报记者联系中国邮政,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上半年来自邮储银行代销收入超40亿

  中国邮政早在1987年左右就开始代理销售保险。邮储银行成立后,为了避免与邮储银行同业竞争,中国邮政曾出具《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函》,不再从事保险兼业代理业务,但可以代理邮储银行的保险代理业务并收取手续费。

  作为“保险代理商”,中国邮政近年来通过旗下代理网点为邮储银行及旗下中邮人寿代销保险。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在邮储银行财务报表的关联方交易部分,列出了其接受中国邮政提供的代理银行业务,其中有一项“代理销售及其他佣金支出”,可以一窥中国邮政近年来为其代销业务的手续费规模变化。

  根据邮储银行半年报介绍,邮储银行代理销售及其他佣金支出,包括中国邮政代理网点开展代理销售中邮人寿的保险业务等产生的手续费。这些代理业务手续费先在邮储银行确认收入,再按照“谁办理谁受益”的原则,由邮储银行向邮政集团支付手续费及佣金。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邮储银行向中国邮政支出的“代理销售及其他佣金支出”为41.52亿元,同比增加7.82%。2023年、2024年该项数目分别为128.73亿元、64.26亿元。若以2023年上半年的107.54亿元对比,今年上半年中国邮政从邮储银行收到的代理销售手续费已下降超过60%。

  受保险行业“报行合一”、基金降费政策相关影响,多家国有大行代销手续费收入大幅缩减。以邮储银行为例,该行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407.53亿元,同比下降20.25%。今年上半年,该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254.82亿元,同比增加7.57%,其中代理业务收入57.32亿元,同比下降10.20%。

  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报行合一”政策的深入推进是银保渠道佣金缩水的直接原因,它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依赖“账外费用”和“手续费竞争”的粗放模式,加剧了渠道的竞争。但竞争的焦点已从单纯的价格战转向了产品、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的综合较量。

  对于中国邮政重启保险代理牌照后的发展,田利辉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关键是能否在合规框架下,将网点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保险服务价值链。短期内,中国邮政可以优先赋能现有网点,通过培训与系统升级实现保险服务渗透。中长期可依托物流、金融协同优势,发展如快递包裹+货运险、邮储储户+人身险,逐步拓展业务规模。网点扩张节奏主要取决于合规成本、人才储备及市场响应。

  响应“持牌经营”监管要求

  近年来,保险中介市场竞争激烈,中国邮政旗下中小保险机构股权或遭挂牌转让,或遭注销相关许可证。

  2019年,中国邮政先后挂牌转让旗下湖北天鸿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河南省邮政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云南邮政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等地方保险代理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权。彼时中国邮政表示,全面开展股权投资清理整合工作,力争到2019年底全面完成清理整合任务,包括“清理不符合发展方向、效益较低、前景不明、长期亏损的控股单位”。

  2020年~2023年,中国邮政旗下山西省邮政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牡丹江花园邮政所、伊春市分公司等多家机构的《保险兼业代理业务许可证》被所属地监管分局注销。

  中国邮政清退旗下保险中介股权,也是近年来保险中介市场的缩影。受保险监管政策及合规制度不断趋严影响,保险中介机构数量正在大幅缩减。

  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2019年末至2025年6月末,保险中介机构数量从2642家锐减至2524家,减少约118家,其中有101家为保险专业代理,其余为保险公估、保险经纪以及中介集团。

  对于中国邮政为何在“清退”旗下保险中介的同时,亲自下场拿下保险代理牌照,田利辉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核心动因有三方面。 一是合规刚需,响应“持牌经营”监管要求,规避网点代用邮储银行资质的风险;二是资源整合,通过牌照统一管控全国网点,激活乡镇级网络优势;三是战略卡位,在保险中介市场洗牌期逆势布局,抢占下沉市场蓝海。邮政集团以牌照为枢纽,将散落全国的网点转化为保险服务毛细血管,这既符合国家普惠金融导向,又可为其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杨帆认为,在战略层面,这并非中国邮政简单的逆势扩张,而是凭借其深厚的网络根基和国企背景,顺应了监管鼓励大型、合规、专业化渠道发展的导向。中国邮政以其独特的渠道优势,成为推动行业服务下沉、覆盖更广泛客群,或将重塑保险中介市场的竞争格局。

  从网点格局来看,中国邮政具备强大的优势。

  根据国家邮政局官网,截至2024年末,全国共有邮政网点5.45万个,远高于其他国有大行。财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农业银行网点数量为22914家,工商银行为16354家,建设银行为14727家,中国银行为11516家,交通银行为288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