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货币与金融机构论坛(Official Monetary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orum,OMFIF)11 月 26 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对全球大多数央行而言,人工智能(AI)尚未成为其核心业务的一部分,数字资产也未被纳入其考量范围。
参与此次调查的工作组由来自欧洲、非洲、拉丁美洲及亚洲的 10 家央行组成,这些央行管理的资产规模合计约 6.5 万亿美元。调查还发现,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探索最深的央行,恰恰是对其风险最为谨慎的机构。
调查指出,央行对人工智能的首要担忧在于,由 AI 驱动的行为可能会 “加速未来危机的爆发”。
该工作组的报告援引一位参与者的观点称:“人工智能能帮助我们看到更多信息,但决策权必须始终掌握在人类手中。”
超过 60% 的受访者表示,尽管人工智能工具已在科技公司、零售银行及投资银行引发裁员潮,但这类工具目前仍未用于支持央行的核心业务。
报告发现:“多数央行对人工智能的早期应用集中在常规分析任务上,而非风险管理或投资组合构建等关键领域。”
与之相对,大多数央行目前主要将人工智能用于基础工作,例如数据汇总或市场监测。
调查还显示,93% 的受访央行目前不投资数字资产。报告指出,这些央行 “对资产代币化持关注态度,但对加密货币保持谨慎”。
参与此次调查的工作组包含 6 家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国央行及 2 家七国集团(G7)成员国央行。
调查显示,各国央行认为全球正快速迈向多极体系 —— 这一趋势既催生了储备多元化的需求,也促使央行更加注重资产的抗风险能力与流动性,进而缩小了其可考虑的储备资产范围。
尽管近 60% 的受访央行希望通过多元化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但美国国债无可比拟的流动性仍巩固了美元的核心地位。
报告援引一位工作组参与者的表述称:“我们正从两极储备体系向多极储备体系过渡,但欧元目前尚未做好主导的准备。”
今年以来,受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关祱政策及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影响,美元作为全球首要储备货币的地位受到质疑。市场预计欧元和人民币或从中受益,但美元仍将是外汇储备中的主导货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