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国际金融报
万科A(000002.SZ)与万科企业(02202.HK)结束了一天的震荡,但万科还没有。
11月27日,万科系两个上市平台同步低开,持续走低。其中,万科A以5.6元的价格低开,截至收盘跌7.13%,报5.47元;万科企业则以3.67港元的价格低开,盘中虽有拉升,但不改跌势,最终收跌7.73%,收盘价3.58港元。
债券端同样出现大幅波动。
今日早盘,万科企业境内债早盘集体跳水,深交所公告称,“22万科02”“22万科06”“21万科04”“23万科01”“22万科04”“21万科06”等因盘中成交价较前收盘价首次下跌达到或超过30%,债券实施临时停牌。
股债异动源自前一日的一则公告。
11月26日,万科在上清所披露公告,称将于12月10日召开“22万科MTN004”债券持有人会议公告,对本期债券展期相关事项进行审议。据悉,该笔债券年利率3%,余额为20亿元,本金兑付日为2025年12月15日。
这意味着,挣扎了许久的万科还是走入“穷巷”。
2024年,万科录得归母净利润亏损494.78亿元,叠加偿债高峰将至、流动性危机到来,大股东深铁加速接管万科。后者核心高管阵容生变,组织架构调整,一系列改革措施开启,主线任务是化债、创收。
数据显示,今年万科有数个偿债高峰。其中,一季度有4笔债券到期,合计未偿还金额约90亿元;境外债则在5月迎来高峰,当月有4.55亿美元需要兑付;7月又是一个高峰,集中在当月需兑付的债务达62.63亿元。
深铁对这些债务给予了真金白金的支持。
有媒体统计,自2月10日首次提供借款以来,截至11月12日,深铁已陆续向万科提供了超300亿元的股东借款,用于偿还到期债务。另外根据半年报数据,万科在上半年的公开债全部如期兑付,2027年之前已无境外公开债到期。
11月初,万科公告表示与深铁签署《框架协议》,内容是关于借款,即在2025年以来至2025年度股东会召开日期间(2026年6月30日前),公司拟向深铁申请不超过220亿元的借款额度,借款额度包括《框架协议》生效之前已实际发生但公司未提供抵/质押担保措施的信用借款,及已提供担保但后续确认担保无法实施或部分无法实施的借款。
截至该公告日,深铁已提供的无抵/质押担保借款合同金额为203.73亿元,实际提款金额为197.1亿元。以此计算,万科还有22.9亿元的借款额度。
此后的股东大会上,深铁仍表示将帮助万科有序化解风险,摆脱困境。
但如今的展期动作是一个信号:深铁或已收紧“输血口”。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万科此次债务展期,无疑是中国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其释放的行业信号具有双重核心指向:一方面明确宣告了过去依赖“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的粗放发展模式彻底终结;另一方面则清晰传递出企业长期依赖单一股东输血的模式难以为继,万科作为行业头部企业,其转型路径必然要转向“内生性造血”的自主突破。
其认为,从周期维度观察,短期3至6个月内,企业大概率将面临信用评级调整、公开市场融资渠道收紧的阵痛期,尤其是本期债券展期方案能否获得持有人共识,仍需关注债权人与企业间的利益平衡细节。
但若将视野拉长至“十五五”开局的1—2年周期来看,若万科能以坚决的执行力推进非核心资产处置变现、优化债务结构的系统性重组,同步锚定“十五五”期间居住消费升级需求深化产品力,其实现转型重生的可能性值得期待。
广东住房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研究员李宇嘉也称,目前万科境内债务共有217.98亿元,而未来12个月内的兑付高峰在今年12月。尽管深铁给予了其大额借款额度,但这种支持要放在股东责任、股权价值最大化、总部企业风险防范的框架内,且要遵循市场化、法制化的原则,而不是一味的救助。
他强调,近期新房交易市场继续下滑,且相比2021年高峰,下滑态势依旧存在,必然导致企业自我造血(销售回款)的功能削弱,且企业前期债务集中在近年来偿还,资金链本就紧张,万科也无法例外。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额为6.9万亿元,同比下降9.6%,其中住宅销售额6.07万亿元,同比下降9.4%。
房地产市场仍在筑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