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莱新材发布第三代电子皮肤产品 植入芯片算法打造触觉智能TPU

11月27日,福莱新材在上海召开第三代电子皮肤新品发布暨投资者交流会,正式推出集“柔性材料+芯片+算法+大模型”于一体的新一代触觉传感系统。

福莱新材董事长夏厚君在会上表示,面对全球人工智能的澎湃浪潮,公司毅然地开启了从“功能性涂布材料供应商”向“智能传感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延展升级。这一转型的核心载体“电子皮肤”产品,它标志着福莱新材成功开辟了以智能感知为代表的“第二增长曲线”。

福莱新材发布第三代产品电子皮肤迈向“芯感一体”

27日当天,福莱新材首席科学家陈书厅代表公司发布了第三代产品,他表示,“我们开创性地提出了机器人第三大脑的概念——触觉智能TPU”,“一个没有触觉智能TPU的机器人,是没有灵魂的”。

据介绍,三代电子皮肤拥有三大核心突破:首先是“芯感一体”,柔性传感器内部植入了芯片,实现了传感与处理的深度融合。其次是为其加入了先进的智能算法,使得它对物体不再是简单的“触碰”,而是拥有了深度的“感知”能力。最后是显著增大了有效感知面积,让机器人能够获得更丰富、更立体的触觉信息。

由此,福莱新材通过算法的植入,让电子皮肤从单一功能材料,升级为“柔性材料+芯片+算法+大模型”的集成系统。

作为一家以涂布材料为基业的公司,福莱新材在电子皮肤领域的快速推进,离不开持续的研发投入与技术积累。

福莱新材总经理李耀邦表示,公司高度重视科研创新,柔性传感器作为公司战略核心方向,研发投入强度持续提升。公司重点投向机器人触觉、工业检测用的传感系统、消费电子等领域,确保技术护城河持续深化。

据介绍,福莱新材柔性传感器研发团队在迅速的扩大,人数较去年底翻番。团队汇聚了传感器领域专家陈书厅、AI算法大模型专家廖永兴等一批核心骨干,团队成员在各自领域均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攻克多项传感器领域的技术难关,整体实力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福莱新材积极推动产学研融合,目前已与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共建“智能感知联合实验室”,聚焦硬件层面的“芯片柔性化”与“芯感一体”技术突破;并与通智人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强化在算法与大模型层面的深度融合。

布局北美市场定增助力战略升级

陈书厅表示,现在机器人行业最大的痛点不是CPU(大脑)算力不够,也不是GPU(视觉)看不到,而是“手”不灵活,特别是在操控工具方面。机器人有智商、有视力,但“触感”不够发达,而研发触觉智能TPU,就是来解决这个的痛点的。

福莱新材的产品有“芯感一体”和“算法赋能”,是实现灵巧手的灵巧操作和安全交互的重要支持。目前国内外合作的客户已有几十家,并且部分是有明确提出百套以上批量订单的需求。

对于投资者关注的北美市场,李耀邦介绍说,北美市场的客户,特别是几家头部的人形机器人公司,更关注产品的一致性、可靠性、寿命、信号漂移等,因为要为机器人大脑提供最可靠的数据。面对美国本土供应商,公司具有智能化产品和高效的供应链效率,具有很强的供应链优势。

据悉,今年9月,公司在美国加州设立了全资子公司Apex Sensing LLC,在当地成立了商务和技术团队,成为少数在北美实现批量供货的电子皮肤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2日,福莱新材公告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07亿元,用于标签标识印刷材料扩产项目、电子级功能材料扩产升级项目、研发中心升级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据介绍,公司将重点围绕“柔性触觉传感器、电子级功能材料、环保涂层包装材料”三大方向拓展布局,不断挖掘新的盈利增长点,持续推进从涂布材料供应商向新材料研创者与整体方案服务商的转型。

值得关注的是,福莱新材烫画膜业务正在快速增长,应用场景已从服装延伸至个性化消费等多个领域,尤其是海外市场增长快速。(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