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第二十三届年度管理大会
“第二十三届年度管理大会——智能时代联接者”于2025年11月27日在北京举行。商汤科技董事长兼CEO徐立出席并发表演讲。
徐立在演讲中表示,商汤科技作为与国内领先科技企业几乎同期成立的公司,已成为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首个上市的企业。尽管商汤并不直接面向消费者提供产品,但其技术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他举例称,在智慧城市领域,全国每两个地级市中就有一个使用商汤的技术,日处理量达十余亿次调用;在智能终端领域,其SDK软件仅今年就在手机上覆盖达五亿台,累计覆盖终端设备数十亿台,诸如安卓手机的人脸解锁功能,日使用次数亦超过十亿次。
同时徐立指出,商汤的核心是研发AI模型。在智慧城市、东南亚六大机场的视觉识别等场景背后,都是商汤的技术在支撑。然而,商汤在实践中发现,人工智能的真正落地,并非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而是需要深入行业“一百公里”的深耕。市场的普遍认知是AI技术可以标准化为软件产品,但商汤的经验表明,成功的模式必须是“AI+前端高级专家服务(FDE)”,即需要大量既懂技术又懂行业的专家深入前线,与客户共同解决问题。
他还强调,这一模式在与大模型时代结合后更为清晰。商汤当前的战略是“基础设施+模型产品+前端服务”三位一体。他回顾道,在商汤1.0的计算机视觉时代,其技术能快速迭代并领先,正是因为所有核心应用场景——智慧城市、终端爆发增长、工业应用等——都集中在中国市场。只有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数据飞轮式的迭代,技术才能真正落地。如今迈向通用人工智能,同样离不开场景化的迭代,不存在脱离行业应用的通用模型。
谈及当前算力投入时,徐立认为,尽管资本性投入与销售收入之比已达到历史高位,但本质已发生变化。当下的算力主要用于拓展人类认知边界,驱动的是探索与尝试,而非单纯的生产工具。正如人类大脑拥有约850万亿个连接,每一位AI从业者都渴望探索当参数达到更高量级时会发生什么,这种永不停歇的好奇心正是算力价值的最佳体现,也是AI发展的根本动力。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