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券商投行业务前三季度净收入251.5亿元 2026年又将押注哪些热点赛道?

随着市场转暖,券商投行业务迎来复苏。

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券商投行净收入达到251.5亿元,同比增长24%,A股、H股IPO(首次公开募股)规模分别同比增长61%、237%,港股IPO规模跃居全球首位。行业呈现“头部稳固、中型突围”格局,CR5(业务规模前五的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升至52%,多家中型券商增速超50%。政策端,“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持续发力,注册制深化与跨境融资需求共振。

展望2026年,业内认为,硬科技、并购重组、绿色金融将成核心热点。各大投行正加码产业布局、强化跨境协同,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中抢占先机。

三大领域将成明年热点

 

随着A股回暖,2025年以来IPO市场稳步复苏。据西部证券(002673)统计,2025年前三季度,A股、H股IPO分别累计发行773亿元人民币、1878亿港元,分别同比增长61%、237%。尽管2025年以来A股IPO规模有所恢复,但仍在低位徘徊,相比之下,2020~2022年,A股IPO规模的均值高达5493亿元。与此同时,随着“A+H”上市企业持续增加,2025年港股IPO规模已高居全球首位。

据统计,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券商合计实现投行净收入251.5亿元,同比增长23.5%。其中,中信证券(600030)、中金公司、国泰海通、华泰证券(601688)、中信建投(601066)的投行净收入位于行业前五,前三季度分别实现投行净收入36.89亿元、29.4亿元、26.29亿元、19.48亿元、18.46亿元,同比增长30.9%、42.6%、46.2%、43.5%、23.4%。

从2025年前三季度投行业务同比增速来看,多家中型券商表现不俗。据招商证券(600999)统计,2025年前三季度,投行业务增速前五名分别为华安证券(600909)(+165%)、国联民生(+161%)、西南证券(600369)(+123%)、西部证券(+75%)和国海证券(000750)(+59%)。

展望2026年的A股、港股股权融资市场,业内各大投行目前持怎样的预期?又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局部热点?

国联民生承销保荐相关负责人日前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我们对2026年‘A+H’股投行市场持乐观的积极预期。A股方面,注册制深化改革持续推进,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扩大、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通道拓宽,IPO市场将保持稳健扩容态势,尤其聚焦硬科技领域的优质企业供给会显著增加。港股市场受益于中资企业境外融资需求释放及‘A+H’上市协同效应,预计中资科技、消费服务类企业赴港上市将维持高位”。

“局部热点将集中三大领域,一是硬科技赛道,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IPO及再融资业务,受益于‘科创板八条’政策红利,将成为核心增量市场;二是并购重组,在政策鼓励下,跨市场并购(如A股公司收购港股资产)及产业链整合(如半导体、新能源领域的跨境交易)将表现活跃;三是绿色金融与科技创新债,随着‘双碳’目标推进,新能源、节能环保领域的债券融资及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产品,将成为债券投行的重要增长点。”他进一步表示。

新政之下投行如何布局?

国泰海通投行部门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4年以来,随着“并购六条”“科创板八条”等政策的陆续落地,资本市场活力显著增强,也为证券公司服务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契机。作为业内领先的综合性服务券商,公司积极把握政策导向,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产业为锚点,为客户提供全链条的综合金融服务。

他进一步表示,通过一系列举措,公司投行业务正从传统投行向“产业引擎”升级,切实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优化组织机制,提升协同效能。我们强化‘行业+区域+产品’矩阵协同,推动‘投资、投行、投研’高效联动,组建行业专家与并购专家构成的柔性团队,提升全链条服务效率;二是聚焦新质生产力核心赛道。重点布局硬科技、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的整合并购,服务上市公司补链强链,同时助力央国企资产整合、跨境并购及创新类重组,响应政策与市场机遇;三是深化行业研究,强化价值发现能力。依托公司研究所,对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开展深度研究,形成独到的产业洞察,为客户提供深度的价值发现与战略建议。同时通过内部协同和外部生态合作,系统构建优质项目库,动态更新优质标的,借助大数据提升撮合效率;四是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打造‘科技+金融’复合背景团队,积极引入产业背景专家,提升团队服务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能力,以高水平人才支撑高质量并购服务。”

上述国联民生承销保荐相关负责人则指出,公司积极响应“科创板八条”及“并购六条”政策导向,紧抓并购重组发展机遇,以一系列务实举措和布局深耕并购重组市场,具体包括:一是搭建全公司级并购商机整合平台,系统汇总梳理各类并购资源与业务机会,实现信息高效流转与共享;二是设立专职并购部门,集中负责并购重组业务的对接与推进,同步强化人力配置支持,并优化完善并购业务激励机制,激发团队专业服务活力;三是立足无锡根据地,深度覆盖长三角核心区域,逐步构建辐射全国的市场服务网络;四是与头部私募机构、主流商业银行等建立紧密战略合作,整合多方资源为并购交易提供全方位赋能。

各大投行也在进一步强化在港股市场的布局。华泰联合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将持续发挥跨境一体化优势,以中国香港为枢纽拓展境外平台,面向更多境外市场展现中资投行的服务实力。2025年以来,截至11月17日,华泰已完成17单港股IPO保荐项目,居市场前三位,凭借跨境一体化的优势,打造了恒瑞医药(600276)、赛力斯、三花智控(002050)、奇瑞汽车、蜜雪集团、小马智行、南山铝业(600219)国际等有影响力的港股上市项目。随着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推进,华泰将进一步深化港股IPO业务的战略布局,通过以项目为中心的高效协作机制,内地与香港团队无缝衔接、紧密配合,为客户提供覆盖境内外资本市场的全面支持,借助团队对境内外交易规则及资本市场运作的深度理解,设计出更加灵活、精准的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多样化的融资和战略需求。

据了解,国联民生承销保荐也正积极拓展香港证券市场IPO业务,争取尽快实现香港IPO业务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