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本周五,A股市场继续震荡上行,新一轮慢牛趋势即将再次开启。
从投资机会来看,市场对“AI泡沫”的担忧使得AI产业链出现了较大分化,CPO(光模块)等热门赛道的向上行情持续性较低,但不可否认,AI相关的机会仍将会是接下来的领涨方向之一。那么,哪个细分领域有望领涨?又涉及哪些核心公司呢?
超级周期来临
11月28日,锂电产业链重返C位,对此笔者在此前已进行重点提醒。与此同时,尽管市场对“AI泡沫”的争论还在延续,但受益于AI需求的半导体产业链同样表现不俗。
截至午间收盘(下同),第三代半导体、半导体设备等相关指数同样领涨A股(见图1)。其中,乾照光电(300102)、希荻微(688173)等一度触及“20CM”涨停,微导纳米、亚光科技、天岳先进、京仪装备等纷纷跟涨。
消息面上,全球晶圆代工市场正迎来过去十年少见的高速增长期。据DIGITIMES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晶圆代工营收将达到1994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25%。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增长态势并非短期现象。报告进一步预测,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再增长17%,突破2300亿美元。从长期趋势看,2025至2030年全球晶圆代工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14.3%的高位。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今年DeepSeek、阿里巴巴等厂商通过技术创新引领国产大模型崛起,大模型token处理量快速增长,国内外云厂商不断加大资本支出,人工智能创新持续推进。展望2026年,AI算力需求持续景气,推动半导体周期继续上行,存储器或迎来超级周期,半导体自主可控有望加速推进。“随着大模型向多模态演进,Al时代数据存储需求呈急剧增长趋势,存储器价格加速上涨,AI驱动存储器行业或迎来超级周期。”该业内人士如是说。
当然,端侧AI的机会也不容忽视,该业内人士同时指出,云侧AI算力硬件基础设施仍处于高速成长中,AI眼镜、具身智能、智能驾驶等端侧AI创新百花齐放。
国产替代进行中
从业务布局来看,周五大涨的公司均与半导体产业链的高景气周期有较强关联。
如希荻微,公司的产品覆盖DC/DC芯片、超级快充芯片等多个领域,在AI端侧布局方面,公司敏锐捕捉到AI技术向端侧渗透的趋势,并持续推动芯片产品与AI应用场景深度融合,同时公司已率先推出适配硅负极电池的DC/DC芯片,并成功切入小米、OPPO、vivo、传音等全球知名品牌供应链体系。
更重要的是,自2021年起,希荻微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端口保护及信号切换芯片等各类产品已进入谷歌的供应链体系,广泛应用于谷歌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涵盖手机和笔记本电脑。
微导纳米(688147),国内ALD(原子层沉积)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在光伏和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在半导体领域,公司已实现High-K金属氧化物、硬掩膜等关键工艺的量产交付,客户涵盖逻辑芯片、存储芯片、先进封装等多个领域。公司技术突破包括28nm节点High-K原子层沉积设备的国产化,填补了国内空白。
此外,亚光科技的产品主要包括半导体分立器件、微波电路及组件等军品及安防与专网通信等工程类业务,是军用微波电子领域的龙头;天岳先进专注于宽禁带半导体衬底,是全球碳化硅(SiC)衬底材料领域的龙头;京仪装备主要产品包括半导体专用温控设备(Chiller)、晶圆传片设备(Sorter/EFEM)、半导体专用工艺废气处理设备(Local Scrubber)等专用设备,是晶圆厂辅助设备细分赛道的龙头……
多股进入上升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超级周期即将来临的背景下,二级市场上,多只相关个股已进入上升通道。一般而言,个股进入上升通道意味着股价在一段时间内呈现出持续上涨的趋势,并且这种上涨趋势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稳定性。当上升通道确认打开时,在股价回调至支撑位附近时介入,可以获取后续上涨带来的收益。
微导纳米就是其中的典型。自今年6月下旬探底回升以来,公司持续震荡上行,至今已在上升通道持续了101天,尤其是近期更是创下66.66元/股的历史新高(见图2)。
仅从申万半导体行业来看,百余只成份股已有20只进入上升通道,其中在上升通道持续时间最长的是源杰科技,达138天。据悉,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光芯片供应商,已建立了包含芯片设计、晶圆制造、芯片加工和测试的IDM全流程业务体系,已实现国际前十大及国内主流光模块厂商批量供货,并最终应用于国内外知名运营商网络及互联网公司数据中心。和微导纳米相似,源杰科技的股价同样于近期创下633.39元/股的历史新高。
而在源杰科技之外,在上升通道持续时间超过100天的还有联动科技、江波龙、伟测科技、北方华创、芯联集成-U(见附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