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华安顾高达11.84% 投连险、万能险为重灾区!71家寿险三季度退保率一览

  原标题:德华安顾高达11.84%,友邦、老七家等头部表现尚好;投连险、万能险为重灾区,71家寿险三季度退保率一览

  来源:险企高参

  71家人身险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的平均退保率为1.68%,环比增加0.48个百分点,不过较去年第三季度退保率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总体趋稳。

  2025年第三季度,宏观经济复苏动能持续巩固,市场利率中枢保持平稳运行,叠加寿险行业过去两年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保险产品“去理财化”的态势逐步显现,行业退保率迎来显著下降。

  据《险企高参》统计,71家人身险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的平均退保率为1.68%,环比增加0.48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退保率最高的德华安顾人寿指标达11.84%,是唯一站上10%的机构;而头部机构往往更为稳定,如友邦人寿、平安人寿、农银人寿、招商信诺人寿、太保健康等22家机构第三季度退保率低于1%。

  产品类别上,投连险与万能险无疑是“退保重灾区” ,在退保率超20%的产品中占比近80%。如德华安顾某投连险产品退保率 88.65%。渠道上,银保则是主要退保渠道,因 “重销售轻服务” 的考核机制、推崇趸交形式,共同成为该渠道退保的主要推手。

  退保率“降多升少”,仅15家同比增高

  除了尚未发布偿付能力报告以及人保养老、国寿养老两家不适用该指标的,目前共有71家人身险机构披露了退保率指标。

  据《险企高参》统计,71家人身险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的平均退保率为1.68%,环比增加0.48个百分点,不过较去年第三季度退保率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总体趋稳。约90%的公司退保率控制在3%以内,80%公司在2%以内。

  到具体机构,71家险企中仅15家保司退保率同比上涨。这其中有4家机构同比增加超过1个百分点。合资机构德华安顾人寿退保率同比上涨5.27个百分点,退保率为11.84%,也是71家机构中唯一一个两位数的。

  平安养老、中信保诚、弘康人寿退保率分别同比增加3.86个百分点、3.31个百分点、2.66个百分点。

  寿险老七家表现不错,平均值为1.28%,比去年同期下降0.38个百分点。其中6家机构退保率同比都有下降,中国人寿虽然同比持平,不过结合其寿险地位来看,退保率表现本身就足够优秀。同时,泰康人寿为老七家中三季度退保率最高。而人保寿险同比下降幅度最大,达到1.64个百分点。

  银行系险企中,农银人寿、招商信诺人寿表现出色,第三季度退保率均低于1个百分点。中邮人寿、交银人寿退保率同比上涨,其余机构均保持下降。

  除此之外,还有9家机构的退保率同比下降超过1个百分点,其中大家养老、财信吉祥、海保人寿、长城人寿下降超过2个百分点。在退保率同比下降的机构中,华汇人寿由于其特殊原因,退保率下降的意义其实不大。

  投连险与万能险成“退保重灾区”

  单款产品退保上亿

  2025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投连险和万能险成为退保“重灾区”,在退保率超20%的产品中占比近80%。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德华安顾稳健盈终身寿险(投资连结型),单款产品年度累计退保率达88.65%;单款产品最高退保金则是泰康赢家人生终身寿险(投资连结型),年度退保金额达4.73亿元。

  交银人寿智赢年年养老年金保险(万能型)年度累计退保规模达8.88亿;交银人寿交银财富稳赢两全保险(万能型)年度综合退保率达90.68%。

  投连险和万能险的高退保,与其自身风险收益特性密不可分。据了解,投连险投资风险完全由客户承担,无保底收益,投资回报不确定甚至可能亏损。例如2023年超70%投连险账户亏损,最大跌幅达35%。

  万能险虽有保底利率,但结算利率随市场波动,超半数产品结算利率已降至3%以下,与客户预期落差大。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0月12日,已有269款万能险产品披露了9月份结算利率,其中最高为3.50%,最低为0.36%。结算利率的平均值为2.68%,同比下降约18个基点,中位数为2.60%。269款万能险产品中,184款产品的结算利率低于3%,占比为68.4%。

  利率下行环境下,客户更倾向于退保转投收益更高的理财产品。同时,万能险和投连险部分产品刻意设计为第5-6年现金价值接近本金,容形成“集中退保潮”。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方为长久之计

  以银保、经代等非自主渠道成为“退保大户”。

  典型代表是银行系险企中邮人寿,该司优享人生养老年金保险退保金额达48.47亿元,退保率14.88%,主要通过银邮渠道销售;信泰人寿的千万传承B款终身寿险退保金额15.71亿元,退保率11.02%,渠道包括银保与经代;和泰人寿的和泰财富稳盈年金保险(万能型)退保金额3.33亿元,退保率为17.96%,销售渠道为银邮代理渠道、互联网渠道。

  银保渠道客户多为银行储蓄客户,他们核心需求是“理财增值”,这类客户对收益变化极度敏感,市场出现更高收益产品时,退保转投意愿强烈。

  同时,销售人员易将产品性质混淆,将保险产品与银行存款、理财产品混为一谈,客户在不知情情况下购买,后续发现非存款性质而退保,此类案例已屡见不鲜。

  银行方面为完成考核机制聚焦短期销量,导致“重销售、轻服务”等问题,与此同时,佣金结构也不太鼓励长期模式,据悉银保产品首年佣金可达保费的3%-5%,而续期佣金骤降至0.5%-1%,在此背景下,银行方面更偏好趸缴,一锤子买卖也让客户缺乏持续投入的动力。

  银保趸交强势现象持续至今,根据行业交流数据显示,2025年前7个月,银保新单保费超6100亿,同比增长6.4%,新业务规模已接近2022年和2021年的同期水平。

  要打破这一困局,保险公司需从“以客户为本”的根本性出发,回顾“保障+适度理财”的初心,渠道则需转变考核机制,加强客户适配性评估,将“以产品为中心”转为“以客户需求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