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7年飙涨971%!金诚信业绩狂欢背后:预付款激增103%,资金链藏暗礁

  8年净利扩7.6倍、7年股价飙涨971%,周期风口催生金诚信戴维斯双击,回款压力与项目进展模糊性已成为其突破增长瓶颈的隐形变量。

  11月27日,金诚信(603979.SH)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召开,董事长王青海、财务总监孟竹宏等管理层出席,就海外拓展、回款压力、融资动作等核心问题回应投资者关切。

  受益于全球铜价中枢上移,这家兼具矿山服务与资源开发的企业,不仅完成从“矿工”到“矿主”的业务转型,利润与股价更持续刷新历史新高。

  但三季报显示,金诚信收入利润高增背后,应收账款回款隐忧同步凸显;资本市场层面,股价震荡与转债决策保守,亦让投资者对其长期价值产生分歧。

资源引擎下的业绩爆发

  金诚信的业绩高增,是一场由铜周期与资源布局共同驱动的增长故事。

  据天眼查工商信息,1997年金诚信成立,作为早期混合所有制企业,1999年转为民营企业后,逐步积累矿服经验与资质。其于2000年承接国内首个海外大型有色金属矿山项目,2010年将矿服相关资产注入子公司,2015年实现挂牌上市。

  2015年至今,金诚信向“矿服+资产”双轮驱动转型,2017年成立海外事业部并进军矿山智能设备制造领域,2019年起布局资源开发,拿下多个海内外矿产项目,如今形成“矿服+资源”双轮驱动的盈利模式,深耕国内外市场的同时紧跟行业智能化趋势。

  从资本市场表现来看,自2018年10月中旬,达到历史最低价的5.9元每股后,其市值连续7年持续拉升。

  进入今年8月低,受铜价拉升的持续利好,金诚信股价屡破历史新高。股价7年实现狂飙971%,市值接近400亿。仅从年初至今,其股价已实现76.29%的涨幅,跑赢一众采掘同行。

  据记者观察,自2015年度开始,金诚信营收规模和归母净利润均平稳增长,2015—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超16%,归母净利更是超25%。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9.33亿元,同比增长42.50%,归母净利润17.53亿元,同比增加60.37%。

  从三季度情况来看,单季度收入及净利实现增速34.07%、33.68%;金额分别录得36.17亿元、6.42亿元。

  金诚信于公告中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矿山资源开发业务产量及销量较上年同期增加,以及降本管控措施有效。

  行业分析师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金诚信前三季度的业绩爆发力,本质是前期资源布局与铜周期上行的深度耦合。

  “从经营数据来看,矿山资源开发业务不仅营收同比增幅超130%,毛利更同比激增155.79%至22.35亿元,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升4.69个百分点至48.94%。”该分析师进一步分析道,其毛利水平不仅显著高于自身矿服业务,亦高于国内中型铜企平均毛利率,反映出资源掌控权带来的价值增值。

  业绩兑付视角中,产量端的释放是关键支撑。2025年前三季度,金诚信铜金属产量达6.41万吨,同比增幅100.65%;铜销量6.82万吨,同比增长122.87%,销量高于产量系2024年末Lonshi铜矿库存的合理消化。

  据记者了解,2021年,金诚信收购的刚果(金)Lonshi铜矿,已于2024年完成产能爬坡,2025年持续达产,四季度更是超额完成生产目标;2024年1月以1美元名义价格收购的赞比亚Lubambe铜矿,虽需持续技改投入,但其主副井9月实现单月双井进尺破百米,刷新当地超深竖井施工纪录,为2027年达产后6万吨/年的铜产能奠定基础。

  “矿山服务是公司传统主业,未来我们将重点培育资源开发板块成为第二大核心业务,推动公司向集团化矿业公司转型。”金诚信董事长王青海在业绩会上重申双轮驱动战略。

  但资源业务的长期增长并非无懈可击,两大核心项目的推进细节仍存“模糊地带”。

  对于市场关注的Lubambe铜矿10%股权交割问题,王青海仅表示“转让事宜正在协商中,请关注后续公告”,未提及协商周期、潜在分歧或赞比亚当地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

  而股权交割的延迟,可能影响项目后续融资与产能释放节奏。据此前可行性研究公告,Lubambe铜矿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7.36%,投资回收期7.40年,若交割受阻,将直接拖累投资回报周期。

  哥伦比亚项目的进展同样存在不确定性。金诚信财务总监孟竹宏在业绩会上披露,该项目Alacran矿床开采计划(PTO)已获当地矿业局批准,但环境影响评估报告(EIA)仍“提交待批复”。

  矿业行业数据显示,哥伦比亚环保审批周期常达1—2年,且易受社区抗议、环保标准升级影响,而公司此前计划2028年让该项目贡献利润,若EIA审批超期,将打乱资源业务的整体产能规划。

  更值得注意的是,董事长王青海还明确“SanMatias项目未开展进一步勘探”,意味着该项目权益储量或存在无增长空间的可能,长期资源储备短板可能制约资源业务的持续扩张。

  资源业务爆发式增长下,金诚信矿服主业陷“增长瓶颈”,营收企稳但毛利下滑、增长乏力,结构性挤压与新业务培育滞后成为桎梏。

主业增长瓶颈

  与资源业务的高增长形成对比的是,传统主业矿山服务板块呈现“企稳但乏力”的态势。

  财报显示,前三季度矿服业务营收52.64亿元,同比仅增长7.92%;但毛利较同期下滑13.93%,至11.95亿元;毛利率录得22.72%,同比下降5.77个百分点。

  对于业绩承压,金诚信董事长王青海在业绩会上归因于三大短期因素:一是2024年7月收购Lubambe铜矿后,原Lubambe矿服项目转为内部管理单位,“相应减少了矿山服务业务收入及毛利”。

  他续指,其次是2024年12月收购的Terra Mining主营露天矿服业务,“尚处于业务开展前期阶段”,拉低板块毛利。此外,卡莫阿-卡库拉铜矿矿震导致作业区域阶段性停工,影响作业量。

  上述分析师向本报记者分享道,穿透金诚信矿服业务短期因素可见结构性矛盾,原Lubambe矿服项目为外部高毛利订单,转为内部管理后虽仍有运营动作,但不再贡献外部营收,实质是“自营矿山挤占外部矿服资源”,与“夯实矿服板块领先地位”的战略表述形成矛盾。

  “而Terra Mining的培育周期与盈利节点尚未明确,即便卡莫阿矿自6月起恢复70%作业量,仍难掩矿服业务的增长瓶颈——前三季度营收增速远低于资源业务,且全年毛利正增长‘存在难度’。”分析师如是说道。

  除了主业增长走入瓶颈,应收账款高企带来的回款压力,随着业绩一同攀高,隐形风险逐渐走到台前。

  前三季度,金诚信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达25.70亿元,同比增长12.29%;预付款项2.88亿元,同比激增103%,两项数据增速均显著高于往年平均水平。

  在业绩会上,金诚信董事长王青海解释应收增长“主要系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导致,矿服板块的信用政策、采购供应商合作模式均保持稳定”;财务总监孟竹宏则补充预付增长“来自新增加的资源业务和海外新项目采购的备件材料”。

  但市场关注的核心在于,应收款高增是否反映回款周期拉长,以及预付款激增是否存在资金沉淀风险。

  从行业特性看,矿业工程服务项目结算周期普遍长达3—6个月,而金诚信前五大客户贡献超51%营收(2024财年),大客户议价能力较强,可能导致回款延迟。

  前三季度,金诚信存货、合同资产与应收账款三项资产合计占总资产的比例达23.57%,较大程度占用了其营运资金,若未来铜价回落导致下游客户资金紧张,可能引发回款风险。

  此外,金诚信预付款项的激增、长期借款的异动更需警惕。前三季度,2.88亿元预付集中于海外新项目备件采购,而海外供应商的履约能力、库存管理透明度均低于国内,若哥伦比亚、赞比亚项目推进延迟,备件采购可能出现积压,导致预付资金沉淀。

  但管理层在业绩会上未披露预付款项的具体投向、供应商资质及资金管控措施,仅以“业务开展需要”概括,未能充分缓解市场对资金效率的担忧。

  长期借款的异动上,金诚信长期借款从2024年末的7.30亿元增至2025年三季度末的15.70亿元,同比增幅94.27%。

  金诚信财务总监孟竹宏在业绩会上明确,借款增加“主要系公司为筹备龙溪东区、Lubambe技改和哥伦比亚项目矿山基建建设,相应准备了长期融资以覆盖长期建设投资”,并强调“整体债务成本和债务规模均处于合理良性区间”。

  金诚信过去7年的9倍股价涨幅,是铜周期红利与资源布局战略共振的结果,前三季度的业绩双增进一步验证了转型成效。

  但资源业务的项目进展不确定性、矿服业务的结构性瓶颈、应收与预付高增引发的资金周转压力,已成为公司持续增长的潜在障碍。

  对于这家正从单一矿服企业向集团化矿业公司转型的企业而言,未来的挑战不仅在于如何把握铜周期节奏、推进海外项目落地,更在于如何平衡规模扩张与财务安全,以实打实的运营数据与风险管控措施,回应市场对其长期价值的审视。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