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消息 | 海纳医药递表港交所 业务涵盖药物发现、CMC、临床前和临床开发等全链条环节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港交所11月7日披露,南京海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纳医药)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中金公司为其独家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海纳医药是一家医药研发与制造一体化公司,提供CXO服务;同时,公司拥有专有产品管线,主要通过医药技术转让对该等管线进行商业化。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于往绩记录期间及直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2025年11月2日),海纳医药于中国境内从事药物技术转移的CXO服务提供商中,按获批临床试验及上市许可总数排名第二。根据同一来源,海纳医药于同期提交的临床试验及上市许可申请总数方面亦排名第二。
海纳医药运营着业界最为全面的CXO平台之一,业务涵盖药物发现、CMC、临床前和临床开发、注册和验证直至商业化生产的全链条环节。公司提供涵盖药物研发及CMC、临床及生物等效性试验服务、注册申报及合同生产的端到端或模块化的CRO及CMO解决方案。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以及2025年6月30日,海纳医药分别有242个、331个、383 个及398个正在进行的CXO项目。
除CXO服务外,海纳医药还拥有自主立项的专有管线。针对专有管线的每项资产,公司将基于其特性及市场综合考虑,选择通过药物技术转让或自主商业化变现。根据资产特性及其发展阶段,海纳医药于获得上市许可前将开发与制造工艺技术转让予第三方或于产品获批后,将上市许可完整转让。于往绩记录期间,海纳医药签订了67份药物技术转让协议。代表性交易包括奥美拉唑碳酸氢钠干混悬剂(I)及(II)、左亚叶酸注射液以及双氯芬酸依泊胺贴等项目。
此外,海纳医药运营八大技术平台,覆盖范围从药物化学研发、复杂制剂研发,到药品质量研究、临床实施及GMP规模化生产。
财务资料
收入
于往绩记录期间,海纳医药的收入由2022年的人民币2.65亿元稳步增长至2023年的人民币4.10亿元及进一步增至2024年的人民币4.25亿元。然而,尽管公司在专有管线业务中实现收入增长,公司总收入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2.14亿元略微减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78亿元。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年/期内利润及全面收入总额
于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2024年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海纳医药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年/期内利润及全面收入总额分别约为5976.7万元、7301.5万元、5329.5万元、2208.4万元人民币。
毛利及毛利率
于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海纳医药整体毛利率分别为60.1%、50.3%、46.0%、52.1%。
行业概览
招股书提到,全球医药市场规模于2024年达到15,420亿美元,预计2029年及2034年将分别达到 19,579亿美元及25,269亿美元,2024年至203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1%,如下图所示。尤其是,在人口结构、政策及技术等驱动因素支撑下,中国医药市场预计将保持稳步增长。中国医药市场规模于2024年达到人民币 16,297亿元,预计2029年及2034年将分别达到人民币19,854亿元及人民币28,863亿元,2024 年至203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9%,如下图所示。
CXO服务行业企业为药企提供研发、生产服务。CXO服务行业主要由合同研究机构(“CRO”)及合同生产组织(“CMO”)
评论留言
暂时没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