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钙钛矿产业端里程碑式跨越接连涌现。
11月10日晚间,ST华通(维权)发布公告,公司股票交易将于11月11日开市起停牌一天,并于11月12日开市起复牌,撤销其他风险警示,证券简称由“ST华通”变更为“世纪华通”,证券代码仍为“002602”。撤销其他风险警示后,公司股票交易的日涨跌幅限制由5%变为10%。
2024年4月1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载明2018—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2024年11月6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司股票于2024年11月8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值得关注的是,自去年四季度以来,ST华通的二级市场走势非常强劲。统计显示,该股区间内最大涨幅超过400%,至今累计涨幅也高达322.3%。
ST华通主营互联网游戏、人工智能云数据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三大业务。其中,互联网游戏业务为核心业务板块。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72.23亿元,同比增长75.31%;归母净利润43.57亿元,同比增长141.65%。主要系公司海外游戏业务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国内游戏业务稳健上升所致。
钙钛矿电池领域
获得重要进展
据科技日报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悉,该所游经碧研究员团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发出光电转换效率为27.2%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原型器件,并显著提升了其运行稳定性,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关键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
在该研究中,钙钛矿薄膜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载流子寿命延长至20微秒,界面缺陷密度大幅降低。基于该薄膜所研制的太阳能电池经多家权威机构认证,实现了27.2%的光电转换效率。在稳定性方面,电池在持续运行1529小时后,仍能保持初始效率的86.3%;在85℃光热耦合加速老化条件下运行1000小时后,也维持了82.8%的初始效率。
钙钛矿产业端里程碑式跨越接连涌现。协鑫光电GW级钙钛矿产线迎来历史性时刻:首片1150×2400mm超大尺寸钙钛矿商业组件于江苏昆山正式下线;TCO导电膜玻璃则由金晶科技实现国产化突破,并将国产化率提升至95%以上,这一关键材料的自主可控为产业链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国盛证券指出,目前钙钛矿领域呈现“技术突破、产业落地与供应链自主化并进”的强劲态势,核心关注三大方向:供给侧改革下的产业链涨价机会;新技术背景下带来的中长期成长性机会;钙钛矿GW级布局带来的产业化机会。
这些钙钛矿电池股
获融资客加仓
证券时报·数据宝梳理了2025年四季度以来(截至11月7日)融资净买入额居前的钙钛矿电池股,其中融资净买入超过1亿元的个股共计7只,隆基绿能、阿特斯、京东方A、通威股份排名前四,对应金额依次为9.09亿元、8.87亿元、7.86亿元、7.66亿元。
隆基绿能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09.15亿元,同比下降13.10%;归母净利润为亏损34.0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亏。
在11月10日举办的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隆基绿能表示,在叠层技术研发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晶硅—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达到35%,再次刷新世界纪录。但从当前行业钙钛矿电池实际发展情况来看,生产成本、产品稳定性等因素仍是影响其量产经济性的主要因素。公司将持续保持对钙钛矿电池技术路线的研究与关注。
通威股份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46亿元,同比下降5.38%;归母净利润为亏损52.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亏。
公司近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高度关注并持续推进包括钙钛矿/硅叠层技术在内的各类新型电池技术,早已成立先进电池实验室对含钙钛矿/硅叠层先进电池在内的多种技术路线实现并行研发。目前公司钙钛矿/硅叠层电池产品转换效率已突破34.78%,210半片全尺寸电池(全面积)效率达到28.39%,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13股业绩稳定增长
数据宝梳理了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逾1亿元,且同比实现稳定增长的钙钛矿电池股,共计13只。其中,杰普特、先导智能、微导纳米净利润增幅居前,依次为97.3%、94.97%、64.84%。
杰普特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5.09亿元,同比增长41.02%;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增长97.3%。杰普特此前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针对光伏钙钛矿领域的不同产能需求和产品品类,公司可提供系列用于薄膜电池高精度划线的激光智能装备,可覆盖钙钛矿电池生产中P1至P4的激光模切以及激光清边工艺。公司与业内厂商广泛合作,共同推进钙钛矿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先导智能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04.39亿元,同比增长14.56%;归母净利润11.86亿元,同比增长94.97%。2025年3月,先导智能为国内钙钛矿电池领军企业量身打造了百兆瓦钙钛矿涂布机,助力其多款产品顺利下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