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 中信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年会召开

专题:中信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年会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中信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年会于2025年11月11日在深圳开幕,会议以“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全面展望新形势下的全球宏观格局与市场投资策略,并深入探讨了“十五五”规划、中企出海、新质生产力、AI应用与创新、新型储能等热点话题。

  “奋进新征程”主题演讲

  中信证券总经理邹迎光在首日大会上进行了“奋进新征程”主题致辞,他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科学研判国际国内大势,对中国经济社会未来五年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也赋予了资本市场新的时代内涵与发展使命。相信“十五五”时期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的全球背景、科技趋势、制度环境将呈现新的特征,在新征程上奋进前行。

  首先,从全球背景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产业与金融格局深刻重构,有望带来外部破局的新契机。其次,从科技趋势看,更多中国产业迎来关键突破,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显著,有望带来资本市场的新机遇。最后,从制度环境看,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的提升,以及投资和融资功能的协调,有望带来市场生态的新气象。

  预计在宏观政策与改革政策的持续发力下,明年我国经济将呈现结构分化下的温和修复态势,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稳定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的增长中枢。随着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持续增强、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以及市场制度与生态的不断成熟,相信中国资本市场运行的积极动能正在不断积累,奠定低波动慢牛的基础。

  今年是中信证券成立三十周年。三十年来,中信证券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综合业务能力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并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在新征程上,中信证券将继续以国家战略为引领、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己任,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贡献更多中信力量!

  2026年投资策略与展望

  中信证券研究部最新推出2026年宏观与政策展望与投资策略系列。

  在11月11日的首日论坛上,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2026年宏观经济展望》演讲中指出,中国经济有望延续波动中复苏的态势。明明表示,预计2025年中国经济将实现5.0%左右的增长目标,2026年将保持在4.9%左右。考虑基数因素及政策节奏,2026年的经济增长可能呈现“前低后高”的节奏。

  在宏观政策层面,明明认为2026年中国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赤字率或将继续维持在4%左右,专项债额度有望提升并向项目建设倾斜;货币政策方面,降准降息空间依然存在,结构性货币工具将持续发力,央行继续进行国债买卖。宏观政策层面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仍将延续。

  明明指出,中美经济周期或均呈先低后高走势,全球经济格局有望迎来再平衡阶段。对于美国而言,就业市场虽显韧性,但GDP增长结构性问题突出,财政赤字高企,长期国债利率下行受限,而短端利率下行确定性较强,通胀与经济走弱交织使美联储降息节奏趋于谨慎。

  从大类资产配置角度,明明指出,全球宏观环境整体偏宽松,债市方面,国债利率或将先下后上,需要关注两阶段主导因素的变化;外汇方面,人民币汇率有望温和升值;商品方面,黄金作为配置资产的长期价值仍具吸引力。

  中信证券宏观与政策首席分析师杨帆在《2026年宏观与政策展望》中指出,当前国际形势挑战与机遇并存,国内政策总量与改革共进,“十五五”时期中国经济有望“万里豁晴川”。

  国际方面,中美关系短期有望维持阶段性平衡,虽有博弈但烈度可控,2026年或有多次元首会晤契机。长期看,全球产业与金融秩序正经历破裂与重构,促使各国重新审视自身战略定位。在此变局下,中国企业出海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迎来战略机遇。

  国内方面,政策亮点颇多,产业发展与激活内需将成为聚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有望实现“一子落而满盘活”的效果,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以及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有望取得显著成效。资本市场改革正成为推动科技产业发展的核心抓手,国企改革夯实央企科技创新主力军地位,能源改革推动产业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

  与此同时,补齐内需短板是关键挑战。“十五五”时期理想经济增速中枢或达4.8%左右,政策重心会更多向需求端平衡。其中,服务消费的扩张是提升消费率的关键,预计政策将从收入分配改革、资本市场“财富效应”、服务消费供给增效等多维度协同发力,而投资端增长点将逐步转向新兴产业。

  展望2026年,财政政策料将延续温和扩张,货币政策落实适度宽松,宏观经济呈现温和修复、结构分化态势,经济增速或呈“前低后高”。出口保持韧性,投资逐步回暖,服务消费或成亮点,PPI和CPI有望步入平稳复苏通道。

  对于2026年股票投资策略,中信证券首席A股策略师裘翔认为, A股上市公司正陆续从本国敞口的本土化企业转型为全球敞口的跨国公司,中国资本市场也正从新兴市场逐步转型为成熟市场,A股不仅是中国的A股,也是全球的A股。“十五五”期间,中企在全球价值链分配中的位置有望进一步抬升,把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权,这是A股行情迈向低波动慢牛的基础。

  展望2026年,从大势研判来看,A股全球营收敞口企业已不局限于少数公司,而是足以推动整个A股的行情,未来A股的基本面要放在全球市场需求去看,而不是单看本土需求。在此框架下,中美格局决定了行情的节奏和顺畅程度,两个节点(中美签署贸易协议、美国中期选举)可能将2026年的行情划为三段,中美签署协议后到美国中期选举前,中美格局相对最稳定,这个阶段是做多权益市场的黄金期。

  从市场流动性来看,追求稳健回报的绝对收益资金持续入市,应该是未来资本市场增量流动性格局的核心特征,一定程度上推动了A股宽基指数波动率步入长期下行趋势;工具型产品逐步抢占传统主观多头产品市场份额,可能会阶段性放大局部板块和主题的波动,但并不影响大局。

  从行业配置来看,三大线索值得重视:一是资源/传统制造产业提质升级,把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权和利润率持续抬升;二是中企出海与全球化,大幅打开利润增长想象空间和市值天花板;三是AI进一步拓宽商业化应用版图,延续科技板块的趋势,并放大中国企业相对竞争优势。

  中信证券国际首席经济学家Leif Eskesen也在首日论坛上就全球宏观经济展望发表了演讲,围绕美国、欧洲、中国、日本及亚洲其他国家前景给出判断与政策启示。他指出,从美国来看,当前美国政策取向对“美国例外论”形成冲击但不至于颠覆。美国经济当前就业市场走弱而通胀依然较高,美国政府关税举措难以实现“缩小贸易失衡、重塑本土制造”的预期目标,反而会抬升通胀并拖累增长。

  关于欧洲,他表示,欧洲经济总体尚能维持增速,但区域内分化加剧;德国有望在明年获得财政发力带来的提振,而欧央行货币宽松的空间基本用尽,欧洲整体后续更需依靠结构性改革提升潜在增速。就中国经济而言,Leif认为,周期性支持力度已明显加码,有助于对冲下行压力;政策重心继续聚焦扩大消费和培育新增长板块。

  谈及日本,他指出,日本迎来首位女性首相高市早苗,预计财政政策与结构性改革将更具灵活性,但高债务与通胀约束将对日本财政空间形成掣肘。放眼亚洲其他国家,Leif认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增速将受外需放缓冲击,内需驱动型经济体展现更强韧性。在增长与通胀同步回落的背景下,区域内部分经济体的降息窗口正逐步打开。

  精彩纷呈

  首日大会还邀请到多位重磅嘉宾,在上午的“聚焦新质生产力”圆桌论坛上,影石创新创始人及董事长刘靖康、奥比中光董事长黄源浩、长存资本总经理施文广,以及中信证券科技产业首席分析师许英博就科技产业发展趋势、竞争格局和投资方向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主论坛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国际贸易研究会会长鞠建东,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主任、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刘嘉,工业富联董事长郑弘孟,亿纬锂能(维权)董事长刘金成,中信证券国际研究负责人Shaun Cochran分别就特朗普2.0与大国竞争、AGI:通用人工智能、AI 造就AI、锂电池市场、全球经济多极化等主题发表精彩的演讲。

  ——作为中信证券每年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广的年度大会,中信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年会邀请了100多位发言嘉宾、千余家上市公司、众多企业和投资机构代表参会。会议为期三天,11月11日的首日主论坛后,接下来的两天还有20场多分论坛,包括四个全球市场专场,涵盖全球经济展望、新兴市场投资、“十五五”规划、中企出海、AI应用与创新、新型储能、固态电池、量化交易、资产配置等,会议期间还安排两千多场小范围交流,为专业投资机构和全球市场客户搭建一个充分交流的平台。

  本次会议通过信e投APP、中信证券官方微信、中信证券官方网站、中信证券研究门户平台直播。截至首日大会下午,现场参会四千多人,在中信证券自有直播平台线上观看3.3万人次。精彩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