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证券监管机构:“代币化”催生新风险

  全球证券监管机构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在 11 月 11 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与主流金融资产挂钩的加密代币可能给投资者带来新风险。目前,金融行业对 “代币化” 的价值仍存在分歧。

  代币化指创建基于区块链的代币,并将其与股票、债券等现实世界资产挂钩的过程。今年,加密货币爱好者对这一概念的兴趣再度升温,新的代币化产品正通过在线经纪商向公众销售。

  国际证监会组织的成员涵盖了全球几乎所有证券市场的监管机构。该组织表示,代币化相关的多数风险可被现有监管框架覆盖,但底层技术可能引发新的风险与漏洞。

  “尽管代币化的应用范围仍有限,但其有望重塑金融资产的发行、交易与服务模式。” 国际证监会组织董事会级金融科技工作组主席林端利(Tuang Lee Lim,音译)表示。

  国际证监会组织补充称,代币化资产的结构方式多样,可能导致投资者无法确定自己持有的是基础资产还是仅为加密代币;此外,第三方代币发行方还会带来交易对手风险。这一观点与欧盟证券监管机构在 9 月提出的部分担忧一致。

  国际证监会组织表示:“随着代币化与加密资产市场的关联度不断提高,可能会产生潜在的溢出效应,这也会给代币化本身带来风险。”

  包括纳斯达克(Nasdaq)在内的部分主流金融机构正积极布局代币化领域,但华尔街其他一些机构则对此表达了担忧。

  效率提升 “不均衡”

  多年来,各类金融机构一直在尝试发行基于区块链的资产版本。

  国际证监会组织指出,目前市场对代币化的商业兴趣正在上升,但实际应用范围仍 “有限”。

  代币化资产的支持者称,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降低交易成本、加快结算速度、实现 24 小时不间断交易,甚至能吸引更年轻的投资者群体。

  但国际证监会组织认为,代币化的 “效率提升并不均衡”—— 因为市场参与者在交易流程中仍需依赖传统市场基础设施,而非用区块链完全替代现有体系。

  该组织表示:“即便存在实际可量化的效率提升,发行方通常也不会公开披露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