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证券:从沉寂到复兴,煤制天然气为何迎来第二春?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天风研究

  近年来随着煤制气市场化定价机制的完善,国家管网“X+1+X”实现煤制气企业的公平接入,新疆丰富的煤炭资源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煤化工技术的高端化国产化突破,叠加设备的大型化、高压化带来的投资成本的降低,煤制气当前面临更为成熟的发展条件,当前煤制气再度迎来产业催化节点,国内共有12个项目合计440亿方/年规划中。

  技术+政策堵点打通,煤制气产业迎来第二春

  早在2017年之前,我国曾规划70个煤制气项目,但因受天然气定价,管网使用的制约,煤价的不稳定等多重因素,最终实际落地仅4家企业,且一度面临较长时间的亏损。

  近年来随着煤制气市场化定价机制的完善,国家管网“X+1+X”实现煤制气企业的公平接入,新疆丰富的煤炭资源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煤化工技术的高端化国产化突破,叠加设备的大型化、高压化带来的投资成本的降低,煤制气当前面临更为成熟的发展条件,当前煤制气再度迎来产业催化节点,国内共有12个项目合计440亿方/年规划中。

  低成本驱动,煤制气竞争能力强

  根据我们的测算,煤炭和折旧成本分别占煤制气成本的38%/35%,煤价和投资成本是决定煤制气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新疆煤炭资源丰富,煤价低廉,为煤制气提供了充足的成本竞争力,根据我们的测算,在当前价格体系下,假设煤价200元/吨,产品销往华东市场2.3元/立方气价(不含税)下,20亿方/年煤制气项目可实现净利润近16亿元。

  西气东输出疆运力尚有两成富裕:当前西气东输出疆管线一、二、三线合计770亿方/年天然气运力,根据西部管网公司最新披露数据,2025年11-12月份,三条管道剩余输送能力合计年化为193亿方/年,剩余能力为25%;考虑到新疆煤制气的落地进度,叠加西气东输四期投产带来的扩容,可以满足当前新疆煤制气的出疆需求,为实现区域价格套利打下基础。

  风险提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料价格波动风险;碳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