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工重机港股IPO:上半年收入下滑14.23% 高空作业设备收入“腰斩” 应收账款激增周转天数超200天

  临工重机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11月6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这是继2022年12月申请上交所主板上市未果后,该公司第二次冲击资本市场。

  作为全球矿山设备与非公路宽体自卸车领域的领先企业,临工重机在2024年实现了120.28亿元的营收。然而,在高增长光环背后,其业绩波动性、高企的债务压力以及行业周期性风险等因素,构成了此次IPO的主要不确定性。

  营收稳定性不足,高空作业设备业务大幅下滑

  临工重机近年营收呈现明显波动。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05.29亿元、98.97亿元和120.28亿元,2023年同比下滑6%,2024年反弹增长21.5%。

  2025年上半年业绩尤为引人关注。公司营收同比下降14.23%至55.31亿元,却呈现“增利不增收”现象,利润同比增长21.6%至6.35亿元。

  业务结构分析显示,矿山设备收入占比从2024年上半年的54.4%升至63.8%,成为绝对支柱,但该业务增速仅为0.6%,增长乏力。

  同时,高空作业设备收入从31.6亿元下滑至13.6亿元,降幅高达57%,是2025年上半年收入整体下滑的主要原因。

  应收账款高企与负债攀升

  临工重机面临显著的现金流压力。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的贸易及票据应收款项达61.47亿元,且已计提坏账准备5.42亿元。

  更为关键的是,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长期处于高位,2023年甚至达到228天,2025年上半年为223天。这意味着公司资金被大量占用,回款效率较低。

  在负债方面,公司的计息银行借款从2022年末的2.46亿元激增至2025年6月末的9.26亿元,三年间增长近三倍。

  即使截至2025年9月30日,这一数字仍高达8.39亿元,表明公司面临较大的利息负担和偿债压力。

  需求波动与市场竞争加剧

  工程机械行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与全球基建投资和矿业景气度紧密相关。这一周期性特征直接反映在临工重机的业绩波动上。

  2025年上半年高空作业设备收入大幅下滑57%,主要受国内市场需求疲软及国际关税影响。这表明公司业绩对宏观环境和行业周期具有较高敏感性。

  市场竞争方面,临工重机面临来自徐工、三一重工等头部企业的激烈竞争。这些企业在海外市场加速布局,2025年徐工海外收入占比已达46.61%,略高于临工重机的44%。

  在高空作业设备领域,公司还需应对浙江鼎力等专业厂商的竞争,全球排名第五的位置并不稳固。

  国际化增长机遇与风险并存

  临工重机的国际化业务扩张迅速,海外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26.8%跃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4%。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销售网络已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际化经营也带来一系列挑战。公司需要面对不同司法管辖区的监管要求、关税及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

  在国际业务运营中,尤其是在公司过往经验有限的市场,临工重机面临额外的风险和挑战,包括营运复杂性和跨文化管理难题。

  全球工程机械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21,319亿元,其中新能源矿山设备市场增速尤为显著,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29.3%。这一趋势为在新能源领域具有先发优势的临工重机提供了发展机遇。

  对投资者而言,评估临工重机的投资价值需重点关注其能否克服行业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保持并增强盈利能力,同时有效管理财务风险。只有在这些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公司才能实现可持续增长,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

  (注:本文结合AI工具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