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政府12日公布人工智能(AI)利用指针草案,核心内容包括:要求企业积极公开信息、防止高度仿真的“深度伪造”图像等不当内容扩散,并呼吁公众正确理解AI特性及其潜在风险,如偏见与犯罪用途。
该指针依据9月正式施行的《人工智能法》,总结公民与企业在使用AI时的基本注意事项,虽无法律约束力,但缓解了社会对生成式AI的担忧。
草案要求研究机构与开发企业制定并公开训练数据收集方针,以降低隐私侵权或数据偏颇导致的模型输出风险。文件指出,应加强防止AI生成虚构或错误信息(即“幻觉”现象)的努力,因为此类问题可能对社会与商业造成广泛影响。
同时,政府呼吁公众提升AI素养。AI法第15条明确提出,应推动人工智能相关教育与学习,使国民广泛理解与掌握相关技术。
《人工智能法》已于2025年5月28日通过国会,6月4日部分施行,9月1日全面生效。日本政府计划在年底前汇总《基础AI计划》草案,并于2026年初发布具体行动方案。
日本此次指针旨在构建“与人工智能共存的社会”,确保人工智能的发展兼顾透明性与安全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