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AI数字员工开启金融“人机协同”新范式

专题:中信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年会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11月12日,在中信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年会,中信证券首席信息官、信息技术中心行政负责人于新利进行了“中信证券AI数字员工”主题演讲。他指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加速重塑金融业,中信证券正全力推进AI数字员工体系建设,旨在打造突破效能瓶颈、构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为行业智能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于新利在演讲中表示,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改变世界。中信证券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在中信集团“人工智能+”战略的指导和引领下,将人工智能作为推动公司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抓手,全力推进AI数字员工体系建设,打造突破效能瓶颈、构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为行业智能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金融行业正迈入数字化与智能化叠加的关键发展阶段,人才定义正被AI技术革新。在此背景下,中信证券正在积极探索数字员工的“三次进化”:一是从“执行者”到“思考者”,从被动执行任务到主动提供服务;二是从“单感官”到“多感官”,通过多模态的分析能力实现主动风险防范;三从“系统工具”到“工作伙伴”,数字员工与人类员工形成互补型协同,释放人类潜能。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智能化、拟人化、高效协同的数字员工体系,为每位员工配备多个‘数字分身’,最终实现‘一岗一数字员工、一人一数字团队’的人机协同新范式。”于新利表示。该体系将顶尖业务专家的经验沉淀为标准化智能工具,赋能一线人员,让优质金融服务更广泛、更高效地触达客户。

  目前,中信证券的数字员工体系已在核心业务场景高效落地。在智能投研领域,超级研究员深度融合了大模型与智能体技术,聚合内外部多领域研究成果,具备自动化数据加工、多模态输出、个人知识库等能力。用户仅需提出研究分析需求,便可自动生成包括图表在内的数万字深度研报。在市值管理领域,市值管理助理CapitAI-Link,将大模型算法与专业经验结合,深度整合政策背景、财务数据、行业特性、舆情等多元信息,生成定制化市值管理方案。在智能投行领域,超级投行家能提供客户画像、智能简报、项目书生成器和综合业务图谱等核心功能,实现一站式业务研判与定制化生成投行项目建议书等关键材料。

  随着数字员工团队在各项业务中的深度应用和赋能,其成效已经在实际运营中得到充分体现。截至目前,中信证券已有18个高价值数字员工成功上线,在各业务领域创造直接经济效益;数字员工累计处理请求量约5000万次,调用Tokens总量近1000亿,日均处理量超13亿,相关技术已荣获10项国家发明专利及4项软件著作权,综合实力行业领先。

  面向未来,于新利强调,构建高效、可信的数字员工队伍,必须聚焦数据治理、算法可信、技术自主三大核心支柱。中信证券将持续夯实数据基础,构建“可靠、安全、可解释、可问责”的大模型能力,打造自主可控的金融AI底座,为业务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数字员工不仅是技术赋能金融的生动实践,更是中信证券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经济发展的坚定承诺。”他总结道,“在人机协同的新范式下,一个更高效、更智能的金融未来正在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