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通财经APP获悉,今年以来,美国股市看似势不可挡,但投资者不应掉以轻心,因多项指标显示,这轮涨势的脆弱程度远超表面所见。
2025年迄今,市场犹如坐过山车:关税战火、真实冲突、美元武器化担忧、AI投资热潮,还有多起备受关注的破产案――用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的经典表述来说,这些都是“蟑螂”式的隐患。尽管动荡不断,股指却始终徘徊在历史高位。
不仅如此,从长期视角看,当前股市上涨正呈现抛物线式走势。对于在加密货币时代之前就历经市场洗礼的投资者而言――他们不像所谓的“死多头”那样对近乎垂直的市场波动毫无畏惧――这种走势通常是明确的预警信号。
虽然预测市场顶部向来是徒劳之举――与通常呈现V型的急跌底部不同,顶部形成往往耗时数月――但这不意味着无迹可寻。在宏观策略师Simon White看来,投资者确实该对当前涨势多些警惕、少些贪婪,理由至少包括以下几点:
从技术分析角度看,有个异常现象值得关注。当标普500指数创新高时,成分股创年内新低的数量却在同步增加,形成典型的“负背离”。这种价格与市场健康状况背道而驰的现象,在1998年股市调整前和2000年科技泡沫破裂前都曾出现。眼下AI企业正对数据中心疯狂投入,难保市场不会重蹈科技股崩覆辙。
潜在跌幅可能相当惊人。估值指标虽然无法预判下跌时点,却能预示最终跌幅。当前美股综合估值指标已突破百年纪录。以往估值极高时,市场曾出现30%至50%的跌幅,若此类崩盘重现,对此刻的入场者无疑是个噩耗。
从实际购买力角度更能体会估值畸高:以平均收入计算,购买一份标普500指数合约所需工时已突破200小时,远超疫情前的140小时和2000年股市顶峰的100小时――而那次顶峰之后两年内跌幅超过50%。
市场还潜伏着巨大抛售压力:美国家庭持股占金融资产比重已达历史峰值。当散户蜂拥入市推高估值至不可持续水平,往往预示着长期低迷的开始。这又为谨慎行事增添了一个理由。
White指出,诚然,当前市场仍乘着乐观情绪的浪潮持续前行,但投资者理应保持清醒。“表面繁荣之下,诸多预警信号表明趋势可能骤然逆转。具体诱因可能难以预料,但当风暴来临,做好损失防护的投资组合肯定将显现巨大优势,”该策略师表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