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房企三季报收官:过半实现盈利,部分龙头大额亏损

  来源:中房网

  中房网讯(苏晓/文)随着三季报披露季收官,上市房企“成绩单”出炉了。

  中房网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10月31日,A股共有85家上市房企披露2025年三季度业绩报告。其中,超4成房企营收实现同比增长;43家房企实现盈利,占比超五成;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的房企共有37家,占比为43.53%。

  自2022年起,房地产行业业绩承压态势已延续数年。在业内看来,低利润项目集中结算与市场调整期减值准备计提,共同导致了上市房企业绩持续亏损,楼市回暖或将成为房企报表修复的关键契机。

  超4成房企营收同比增长

  从上市房企三季度报告来看,营收实现同比增长的房企共有36家,占比为42.35%;营收同比下滑的有49家,占比57.65%。

  具体到营收金额方面,保利发展、万科A、招商蛇口、滨江集团、华发股份、新城控股、金地集团、首开股份(维权)、大悦城、荣盛发展、城建发展、华侨城A、*ST中地、陆家嘴和南山控股15家企业营收额超过百亿元。其中,保利发展、万科A和招商蛇口分别以1737.2亿元、1613.9亿元和897.66亿元的营收居于A股上市房企前三位。

  部分头部房企亏损较大

  归母净利润方面,前三季度共有43家房企实现盈利,占比超过五成。

  其中,有7家房企归母净利润超过10亿元,分别是*ST中地、招商蛇口、南京高科、滨江集团、保利发展、上海临港和陆家嘴。

  上述房企中,*ST中地(中交地产)的表现较为亮眼。三季报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达142.93亿元,同比增长16.48%;实现净利润48.27亿元,扭亏为盈,同比大幅增长424.13%。

  作为一家“披星戴帽”的房企,其账面盈利的核心驱动力来自重大资产重组。今年6月,*ST 中地公告称,计划将旗下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的全部资产与负债,转让给控股股东中交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这一重组事项在8月31日完成实质资产交接,房地产业务自此正式退出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据悉,资产重组为* ST中地带来64.89亿元的资产置出相关收益,这一数据直接拉动了当期利润表现,同时推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转正至12.48亿元。

  让人唏嘘的是,三季度业绩亮眼的房企,恰恰是已经退出房地产开发业务的那家。

  值得注意的是,期内部分龙头房企归母净利润出现较大亏损,如万科、*ST金科、华夏幸福等。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万科实现营业收入1613.9亿元,同比下滑16.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280.2亿元,同比下滑56.14%。

  万科方面表示,亏损扩大的原因包括开发业务结算规模下滑、毛利率仍处低位、新增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部分资产交易和股权处置的交易价格低于账面值等。

  另一亏损规模超百亿的为*ST金科。前三季度,金科实现营业总收入56.99亿元,同比下滑73.57%;归母净利润亏损107.78亿元,同比下滑102.12%。

  还有华夏幸福,其亏损规模也近百亿。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38.82亿元,同比下降72.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8.29亿元,同比下滑338.67%。

  25家房企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增

  前三季度有25家房企实现了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双增长。

  有37家房企实现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天保基建、深深房A、深物业A、渝开发、*ST中地、世荣兆业、城投控股、南山控股、中华企业、广宇集团、万业企业、南都物业、新黄浦、凤凰股份、中洲控股、珠江股份、栖霞建设17家房企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增长超过100%。

  其中,天保基建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幅最大,为7158.91%。天保基建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报告期内满足收入结转条件的项目增加,以及冲回的土地增值税增加和资产减值损失减少。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归母净利润实现了正增长,但仍有不少房企是亏损状态,如深振业A、华远控股、万通发展(维权)、京投发展、金融街、首开股份、西藏城投、电子城、*ST荣控、大悦城10家房企期内归母净利润为负。

  业绩修复仍待时日

  整体来看,当前房地产行业仍处于筑底企稳调整周期,多数企业业绩表现未达市场预期,行业全面修复尚需时间。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在本轮楼市新政作用下,核心城市活跃度明显提升,房企在此资产贬值的压力相对较小,未来这部分房企有望率先修复利润表。多家企业也表示,通过在核心城市拿利润较高的项目,逐步带动利润表的修复。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近几年房企土地成本、融资成本以及各项费用有所下降,楼盘销售也有亮眼表现,未来房企存在业绩“逆转”的可能,但会在个别企业身上慢慢实现,大多房企还是要着重“保现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