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华夏新闻
金价高位震荡之下,90后投资者小闲将目光投向了黄金理财产品
“从下半年开始关注黄金,但涨跌实在剧烈,我希望能相对‘稳’一些。”小闲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国际金价屡创新高。自9月起,金价持续攀升,一度突破4300美元/盎司大关,引发新一轮“黄金热”。进入11月,国际金价在4000美元/盎司附近、国内金价在920元/克附近维持高位震荡。
在此背景下,多家理财公司热推“黄金+”产品。11月13日,记者在招商银行App上查询发现,招银理财两款“黄金+”产品页面显示为“近期热销”“近一周热搜”,其中一款产品近一月年化收益率高达16.37%。
“短期来看,金价仍将处于高位震荡。长期视角看,支撑黄金上涨的核心逻辑未发生变化。”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方面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
“固收+”产品挂钩黄金
“10月初眼见黄金涨起来了,头脑一热买了些积存金,结果现在持仓收益还是负的。”小闲向记者懊恼道。
而她持有的另一款银行理财产品,表现也不尽如人意。虽然风险较低、走势稳健,但近一年的年化收益率不到2%,“基本和定存差不多”。
像小闲这样对理财收益感到失望的投资者不在少数。据某城商行理财经理向记者透露,近期客户咨询中,有不少都指向“收益偏低”。
“目前‘固收+’相对收益高一些,但风险也会高一些,一般是R3(中风险)。”该理财经理表示。
记者注意到,为应对低利率环境,多家银行将“固收+”产品置于理财页面的显著位置,不少理财公司也在微信公众号上频繁推介此类产品。
所谓“固收+”,核心逻辑是以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打底,通过配置一定比例的权益类或另类资产来增厚整体收益。“黄金+”即加入黄金ETF、挂钩黄金的场外期权等黄金相关资产。
如民生理财提到,其“黄金+”策略采用“固收筑基+黄金增利”的配置模式,以固收资产提供收益保障,同时配置黄金及其他低相关性资产;招银理财则表示,“黄金+”在捕捉黄金长期上行收益的同时,通过多元化资产配置分散风险。两家机构均强调,该策略旨在把握黄金的中长期上涨机遇,实现稳健的长期回报。
11月13日,记者查询招商银行App看到,招银理财推出的两款“黄金+”产品页面显示为“近期热销”“近一周热搜”,其近一周App内搜索量超过90%的同类产品。其中一款产品近1月年化收益率为6.59%,今年以来年化收益率为4.54%;另一款近1月年化收益率高达16.37%,今年以来年化收益率为7.74%。此外,民生理财一款“黄金+”产品近1月年化收益率也达到4.62%,自7月末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5.26%。
“此类产品以固收资产打底,为产品提供相对稳健的收益来源。黄金投资部分选择投资于挂钩黄金的期权,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黄金市场波动带来的理财产品净值波动。”普益标准方面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短期金价仍将处于高位震荡
近期,多家银行陆续发文,对黄金相关业务进行调整。
11月11日,建设银行发布公告称,修订了个人黄金积存业务产品介绍及交易规则,内容主要涉及交易报价、巨额赎回等事项。同日,中信银行也发布公告,将积存金定期积存计划定时定额最低定投金额从1000元上调至1500元。
上海黄金交易所今年以来更是频繁发布公告,提示投资者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合理控制仓位,理性投资。
金价近期为何持续高位震荡?
11月13日,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副总监瞿瑞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主因近期多空因素交织。近期美联储官员延续鲍威尔鹰派发言,加之美国ADP就业数据超出市场预期,导致市场降息预期降温,对金价形成一定利空。同时,由于美国政府持续停摆,美元市场流动性突然收紧,引发市场对于金融危机的担忧,进一步令金价承压。
瞿瑞提到,短期来看,金价仍将处于高位震荡。当前黄金市场关注度高,市场参与者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美元指数大幅波动、地缘政治突变、美联储货币政策(降息节奏与幅度等)与预期的差异等突发信息高度敏感,在多种不确定因素下,预计多空因素将继续交织,短期内金价将继续维持区间震荡走势。
那么,黄金未来走势如何?当前是否仍适合投资黄金相关产品?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副总监白雪向记者表示,从长期视角来看,支撑黄金上涨的核心逻辑未发生变化。
一方面,美国财政风险对金价构成主要支撑。当前美国政府持续停摆风险未完全解除,市场对美国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升温,叠加美债收益率波动加剧,美元资产吸引力边际下降,推动资金向黄金等避险属性突出的资产迁移,构成金价上行的主要支撑。另一方面,全球央行黄金配置意愿仍较强。特朗普政府推动的“大而美”法案,美国财政赤字将持续扩大,其政策的变动性加剧美元信用风险,各国央行基于战略安全与资产配置需求,将强化黄金储备布局。此外,市场对美联储货币宽松预期仍在。如果美国政府恢复运转,预计会有更多数据支撑美联储降息,并强化市场降息预期,对金价形成支撑。
白雪进一步表示,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仍可投资黄金,但需理性看待金价行情。一是警惕高位波动风险,避免盲目跟风追涨,需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资产配置规模及投资周期,合理规划黄金资产占比;二是立足长期逻辑,当前支撑金价长期上行的核心因素未发生根本改变,建议把握市场节奏,采取逢低布局策略,待金价回调至合理区间时择机逐步建仓;三是明确投资目标,以资产保值、对冲风险为核心,而非单纯追逐短期价差收益,规避盲目追高导致的投资风险。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