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诺诚健华今日发布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及近期公司进展。诺诚健华2025年前三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59.8%,达11.2亿元,主要得益于核心产品BTK抑制剂奥布替尼(宜诺凯)销售收入的持续增长,以及公司与Prolium达成授权许可协议所获的首付款。
奥布替尼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5.8%,达10.1亿元,已突破去年全年收入规模。这一成绩主要源于其独家适应症边缘区淋巴瘤(MZL)的持续放量,以及一线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新适应症的获批上市。
与此同时,公司前三季度亏损大幅缩窄74.8%,减至0.7亿元。亏损收窄主要得益于收入的快速增长及成本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凭借强劲的收入增长、严格的费用管控,以及2025年10月初与Zenas达成的重磅对外授权交易,公司2025年全年有望实现盈亏平衡,较原计划提前两年达成盈利目标,为可持续盈利及全球化进程加速奠定坚实基础。
2025年是诺诚健华发展的第十周年,公司正全速推进全球化布局,年内已达成两项对外授权交易。10月8日,诺诚健华与美国Zenas公司就奥布替尼等自身免疫(以下简称“自免”)管线达成重磅授权许可协议:Zenas将向诺诚健华支付高达1亿美元的首付款及近期里程碑付款,并向其发行最多700万股Zenas普通股;叠加临床开发、注册及商业化阶段的里程碑付款,本次交易总金额超20亿美元。
Zenas专注于自免疾病领域,其团队具备强大的研发实力与全球合作经验,尤其在多发性硬化等自免疾病领域拥有深厚的临床开发积淀。
Zenas团队表示,依托公司在多发性硬化治疗领域的后期开发能力与专业积累,不仅能高效推进奥布替尼针对原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PPMS)和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SPMS)的两项全球III期注册临床试验,还将推动两款临床前分子进入临床开发阶段。
此次战略合作是诺诚健华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双方强强联合,将加速奥布替尼在PPMS及SPMS领域的全球III期临床开发进程,最大化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临床与商业价值,特别是在多发性硬化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
通过与Zenas的合作“出海”,诺诚健华借助对方在自免领域的丰富经验快速推进全球临床研究,不仅能获得可观的现金收益,还可通过股权安排进一步分享合作资产及Zenas公司的价值增长红利。
主营业务方面,诺诚健华以奥布替尼(宜诺凯)、坦昔妥单抗(明诺凯)及mesutoclax三大疗法为基石,持续巩固在血液肿瘤领域的领先地位。随着奥布替尼一线治疗CLL/SLL适应症获批,以及坦昔妥单抗方案获批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公司血液肿瘤商业化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已覆盖CLL/SLL、套细胞淋巴瘤(MCL)、MZL及DLBCL四大核心适应症,不断强化在该领域的竞争壁垒。
坦昔妥单抗是中国首个获批用于治疗R/R DLBCL的CD19单抗,填补了国内CD19靶向治疗领域的空白,为患者带来更优治疗选择。2025年9月,该药物在中国全面启动商业化上市,目前已在20多个省份实现处方落地。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亚型,患者基数庞大,临床未满足需求突出——约40%至55%的DLBCL患者在一线治疗后会出现复发或耐药。
坦昔妥单抗在中国开展的临床研究已充分验证其有效性与安全性,是治疗R/R DLBCL的潜在优选方案。关键研究数据显示,该药物总体缓解率(ORR)达57.5%,中位持续缓解时间为43.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33.5个月。目前,坦昔妥单抗方案用于治疗初次复发DLBCL已获最新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II级推荐。
创新是生物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诺诚健华持续深耕源头创新,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同比增加9.9%,达6.8亿元。
目前,公司已构建多元化研发平台,早期在研项目聚焦多个高价值靶点,覆盖小分子、PROTAC(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分子胶、环肽、双特异性抗体(双抗)、T细胞衔接器(TCE)、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等多个前沿技术领域。2026年,公司计划推动5至7款临床前分子提交新药临床试验(IND)申请,研发管线将进一步覆盖恶性肿瘤及自免疾病两大核心领域。
诺诚健华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崔霁松表示:“经过十余年的扎实发展,诺诚健华已逐步完善从源头创新、临床开发、商业化推广、生产制造到商务拓展(BD)的一体化新药创制平台,并提前实现盈亏平衡的战略目标。进入2.0快速发展阶段,我们将推动5至6款创新药获批上市,实现3至4款产品的全球化布局,研发出5至10款差异化临床前分子,加速创新成果转化落地与全球化进程,大幅提升收入规模。我们将持续高效推进各项业务,让更多优质创新药惠及全球患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