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阶段性回落后,近期贵金属涨势再起。11月13日,国际白银现货价格突破54美元/盎司,逼近此前10月中旬创下的54.468美元/盎司历史高点。而在国内期货市场上,沪银主力合约盘中再创历史新高,最高报1.26万元/千克。
光大期货研究所有色金属总监展大鹏表示,美联储不降息下的经济状况担忧与降息下的通胀担忧推动市场避险情绪,贵金属继续保持偏强走势。值得注意的是,白银本轮表现更加抢眼,金银比呈现快速回归之势,这也表明市场更看好白银向上的弹性。
白银涨势再起
今年9月至10月,全球贵金属开启了一轮猛烈上涨,10月中旬创出历史新高后冲高回落。
“2025年1月至10月,上海期货交易所沪银主力合约涨幅53.16%;纽约商品交易所白银涨幅64.73%;伦敦金属交易所白银现货涨幅68.4%。特别是9月以来,白银出现近半个世纪以来最疯狂的现货挤兑行情。这背后,主要是受到海外现货流动性极度短缺的影响。”上海钢联稀贵金属资讯部贵金属分析师黄廷在11月13日举行的2025年Mysteel第二届白银产业链会议上分析,2025年白银走出强势多头行情。进入9月后,受到宏观政治、短期需求激增等因素驱动,海外白银供应极度短缺,造成逼仓行情。
白银同时具备贵金属和工业金属属性,被广泛应用于货币铸造、实物投资、装饰、电子工业等领域。工业需求构成主要属性,装饰需求与投资需求次之。
2024年全球白银需求3.55万吨,同比增长3.6%。其中工业需求2.2万吨,占比61.8%,而工业需求中,光伏和其他电子工业用银合计1.43万吨。
据介绍,当前白银海外现货紧张局面同时影响到国内市场。白银出口盈利窗口打开,冶炼厂增加出口。国内下游投资、投机需求激增,短时间内造成贸易端供应短缺,市场现货升水已高达50元/千克至100元/千克。
供给难以大幅增加
“供给层面,2024年全球白银供应总量3.29万吨,其中矿产银2.63万吨,再生银6550吨,再生回收的绝大部分为工业废料。根据预测,2025年全球银供应量有望小幅上升,达到3.39万吨左右,同比增长3%。不过,近20年矿产银供应基本稳定。由于矿山投资周期通常达8年至15年,因此价格上涨难以短期内提振供应。此外,白银矿石品位逐年下降,全维持成本(AISC)逐年提高。大部分矿产银以伴生形式存在,并非影响矿商决策的核心经济价值。”黄廷分析。
供给难以大幅增量的同时,白银需求侧空间却不断扩容。
黄廷表示,当前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汽车发展提升集成电路、传感器等组件单位用银量,同时消费电子需求也短暂回暖。2024年全球电子行业用银需求8177吨,同比增长4.5%。预计2025年全球白银需求3.65万吨,同比增长2.6%。光伏及其他工业需求承压,但随着避险属性升温,白银投资需求将成为推动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
银饰品消费通常对价格敏感,且受到经济增速影响。金饰品单价过高背景下,年轻消费群体有寻求白银作为替代品需求。但在经济下行背景下,珠宝首饰消费面临取舍。2024年中国银饰品消费量下滑至约1250吨,2025年预计进一步下滑至1230吨。不过,今年银价持续上涨反而刺激了市场消费热情,印度金银饰品、器具需求激增,普通消费者从对黄金的痴迷转向白银,预计全球银饰银器市场规模基本保持稳定。
投资者不宜追高
此外,投资属性依然是主导白银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时至今日,白银依旧具备一定一般等价物属性。白银期货、ETF、ETP交易所产品等需求持续旺盛,而实物投资需求去年因价格大涨而小幅萎缩,预计今年实物投资需求萎缩将放缓。
银河期货分析认为,白银走势不仅受到黄金价格上扬的带动,其自身基本面也提供了支撑,尽管当前伦敦银市场较10月初极度紧张的局面有所缓解,但整体还是处于供应紧张状态,这使得白银近两日的涨幅优于黄金。总的来看,短期内贵金属整体预计延续高位偏强震荡走势。
对于贵金属后期走势,展大鹏也表示,综合来看,黄金本轮反弹持续性应继续观察,后市走势仍不明朗,投资者不宜过度追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