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海通:首予博泰车联“买入”评级 目标价280港元

  国泰海通近日发布研究报告,首次覆盖博泰车联(02889)并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280.20港元。报告指出,在汽车智能化加速背景下,智能座舱作为核心交互入口持续扩容,博泰车联凭借技术能力、客户基础、产品升级与国际合作,确立了明确的增长路径。随着收入规模扩大、毛利率回升及运营效率改善,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迎来实质拐点,预计2026年首次实现年度盈利。

  数据显示,2025年8月中国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渗透率已达41.1%,同比提升12%。这表明市场正处于从选装向标配加速过渡的关键阶段。得益于此,博泰车联以10.87%的份额成为2025年1-9月中国市场新能源乘用车前装标配座舱域控制器第二大供应商。公司客户包括华为、理想、小鹏、阿维塔、岚图、赛力斯等主流新能源品牌。其中,2024年,两大核心客户华为和理想的业务收入约占公司总收入的50%。

  随着市场对更高性能座舱体验的需求持续增长,公司产品均价同步提升,域控制器平均售价已从2023年的990元上涨至2024年的2141元,而2025年前五个月进一步提升至2257元。研报认为,公司有望在未来两年保持产品价格的结构性抬升,成为公司盈利能力改善的重要支撑。

  在国际化方面,公司于2025年9月与保时捷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下一代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计划自2026年起用于多款保时捷车型,标志着公司首次大规模进入全球豪华车供应链。此外,公司也已进入现代、起亚等国际品牌供应体系,并通过与赛力斯等合作支持中国品牌出海,形成“服务全球车企+支持中国出海”的双轨扩张模式。国泰海通认为,该双轨模式将成为公司未来三年最重要的增量来源之一。

  在AI技术布局上,公司于2025年10月与商汤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AI智能座舱、大模型、机器人等领域的融合创新。此外,公司在IPO时引入地平线机器人作为战略投资者,双方正联合开发集成座舱与驾驶解决方案,推动智能座舱向AI驱动演进,有望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财务方面,公司毛利率在2022-2024年间因芯片成本、研发投入等因素有所波动,分别为14.1%、15.4%和11.8%。但随着业务规模扩大,盈利能力将改善。国泰海通预计,公司毛利率将在2025至2027年间逐年回升,从2025年的12.9%提升至2026年的13.5%,并在2027年进一步上升至13.8%。

  在费用端,公司研发费用持续优化,2022-2024年分别为2.77亿元、2.35亿元和2.07亿元,未来三年预计将维持在每年1.9-2.4亿元区间,平衡投入与效率。国泰海通预计,公司将在2025-2027年分别维持每年1.91亿元、2.02亿元和2.37亿元的研发投入水平,维持行业竞争力的同时保持合理的投入强度。

  在收入端,国泰海通预计,公司将在未来三年保持高速增长,2024至2027年收入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0.5%,其中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仍是主要贡献来源。随着规模扩大、费用率下降及海外业务贡献提升,公司盈利拐点已逐渐清晰。研报预测,2026年有望实现首度全年盈利,预计净利润约4500万元,并在2027年增至1.75亿元人民币。机构认为,这将成为资本市场重新定价公司的关键时期。

  估值方面,国泰海通给博泰车联设定2026财年估值倍数为7.0倍,较同行存在溢价,对应目标价280.20港元,主要基于其在客户结构、技术积累与全球合作方面的优势。随着智能座舱行业整合加速,以及公司与保时捷等高端品牌合作逐步落地,公司未来成长确定性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