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资市会
不久前陷入高薪传闻风波的博时基金,距离上一个业绩高光时刻已近四年。
文|资市分子
距离董事长履新尚不足一个月,万亿公募博时基金再现高管变动。
11月12日,博时基金发布公告称,经公司董事会临时会议审议通过,陈宇正式履新公司总经理,任职日期为2025年11月11日。
“资市会”发现,陈宇是该基金公司成立以来第七任总经理。至此,博时基金完成新一轮核心高管更迭。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博时基金旗下公募基金管理规模1.14万亿元,其中固收类基金规模合计为9063.28亿元,占比79.48%。
01
董事长、总经理一个月内换新
作为公募行业头部基金公司之一,博时基金总经理空缺已近一个月,此前一直由董事长张东代为履行总经理职务。
公开履历显示,陈宇具备丰富的金融机构从业经历,涉及银行、保险公司、保险资管等领域。
陈宇自2025年9月起,担任博时基金党委副书记;2017年7月至2025年9月,在招商局仁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历任首席投资官(兼资产管理中心总经理)、副总经理、首席运营官(COO)(集团二级公司总经理级) 。2019年5月至2025年5月,陈宇还兼任招商局仁和养老投资限公司 CEO。
更早前,陈宇曾在中国工商银行、华夏银行、泰康资管、中邮人寿等金融机构任职。
根据Wind数据,自成立以来,博时基金已先后有6位总经理离任,分别为肖风、何宝、吴姚东、江向阳、高阳、张东。
其中,江向阳、张东的离任原因均是岗位调动,转任董事长(法定代表人)。
已离任的6位总经理中,有4人的任期不满3年,分别是张东、高阳、吴姚东、何宝。
不到一个月前的10月16日,博时基金公告,原董事长江向阳因工作安排离任,并未转任公司其他工作岗位。同日,张东出任公司董事长暨法定代表人。截至离任,江向阳的董事长任期不满6年。
上述公告提及,为便于博时基金经营管理活动的正常运行,在相关监管程序以及工商变更手续完成前,由原法定代表人江向阳履行法定代表人职责。
公开资料显示,张东1989年至1994年在中国银行工作,1994年至2024年在招商银行任职。
可见,博时基金新的董事长张东和总经理陈宇,均有在招商局旗下机构任职经历。
自2024年以来,博时基金高管变动并不鲜见。2024年4月,原副总经理徐卫因个人原因离任;同年5月,张东履新公司总经理;12月,督察长孙麒清因到龄退居二线,转任公司高级顾问,吴曼成为新任督察长。
02
据上个业绩高峰已近四年
官网资料显示,博时基金成立于1998年7月,是中国内地首批成立的五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目前,博时基金股东共有六位,分别是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汇华实业有限公司、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盛业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浙江省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49%、25%、12%、6%、6%、2%。
历经20余年发展,博时基金旗下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一路攀升,已突破万亿关口。据wind数据,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旗下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为1.14万亿元,环比增加536.16亿元,在公募基金管理人中居第8位。
庞大的规模背后,也有“隐忧”。
从产品类别来看,博时基金固收类基金管理规模占比近八成。据Wind数据,截止三季度末,公司旗下固收类基金管理规模合计达9063.28亿元,占比79.48%。
此外,截至三季度末,博时基金旗下非货币基金规模6644.88亿元,创下成立以来新高,不过旗下混合型基金管理规模整体呈下滑趋势。该公司混合型基金规模在2021年四季度末达到1520.58亿元的短暂峰值,2025年三季度末已降至726.16亿元,缩水过半,达794.42亿元。
单只基金方面,截至三季度末,博时基金旗下有17只基金规模超过百亿元(各类份额合并计算)。其中,博时现金收益、博时合惠、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博时现金宝、博时保证金的管理规模均逾500亿元,分别为1535.85亿元、1382.64亿元、605.73亿元、592.8亿元、549.04亿元,均是固收类基金。
财务数据方面,博时基金营业收入、净利润微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23.56元、7.63亿元,与2024年上半年的22.15亿元、7.62亿元,略有上涨。
将时间线延长,2021年是博时基金的一个业绩高峰。
2020年至2024年,博时基金营业收入分别为42.26亿元、57.64亿元、53.16亿元、45.88亿元、45.8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47亿元、17.79亿元、17.24亿元、15.11亿元、15.28亿元。
03
基金公司高管更迭频繁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高管变动频繁,董事长、总经理更替的也不少。
据Wind数据,截至11月13日,今年公募基金高管变动总人数已达356人,涉及144家基金公司。其中,涉及董事长、总经理更迭的基金公司分别有45家、37家,变动人数分别为87人、74人。
履新高管也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如工作履历更加多元化,以应对更复杂的挑战。新任高管也呈现出一些“跨界”流动模式。
10月28日出任华泰柏瑞基金总经理的崔春,则具有证券、基金、银行等资管机构从业经验,崔春曾就职于光大证券、中国建设银行、嘉实基金、华泰证券资管等公司。
尽管复合型高管任职案例逐渐增加,但不少新任高管依旧是在公募行业深耕多年的“老兵”。
11月7日,兴证全球基金发布公告称,原总经理庄园芳担任董事长,原副总经理陈锦泉履新总经理。据了解,庄园芳有着逾30年的资管行业从业经验,陈锦泉则拥有超25年投研经验。
10月31日,天治基金官宣,原副总经理林洪钧擢升为公司总经理。资料显示,林洪钧具备丰富的公募基金从业经历,先后在华安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财通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任职。
此外,今年以来,昔日通过“投而优则仕”渠道跻身高管团队的基金经理相继离任。
易方达基金的萧楠、张坤、张清华陆续离任副总经理,专注于投研工作。2025年3月和7月,信达澳亚基金原副总经理宋加旺和王建华(2025年1月因内部调整离任基金经理)先后离任,宋加旺因工作安排,担任固收首席投资官、基金经理,王建华因个人原因离任。
基金经理因优秀管理能力升任高管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2025年3月,中泰证券资管基金经理姜诚升任公司副总经理。2025年5月,泰康基金发布公告称,固定收益投资部负责人、基金经理蒋利娟担任副总经理。
随着核心高管上任,博时基金又将迎来哪些新风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