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雨虹甩卖资产回款背后,偿债风险高悬,业绩七连降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证券之星

  11月12日晚间,“防水茅”东方雨虹公告称,为盘活资产、实现资金回笼、改善资产结构、优化公司财务状况,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拟出售通过购买取得并持有的部分不动产,交易标的资产为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和杭州市江干区的部分商铺及办公用房,本次交易预计形成资产处置损失2581万元,达到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10%以上。

  证券之星注意到,东方雨虹不惜亏损卖房“回血”的背后,是公司短期偿债风险高悬。同时,公司应收账款规模庞大,不仅大量占用资金还暗藏减值风险。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计提近7亿元减值准备。

  进一步探究,东方雨虹的财务风险源自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建材市场整体承压。在此背景下,东方雨虹今年1-9月,营收与净利润再度双双下滑,这已是其连续第七个报告期出现“双降”。

  为挽救业绩颓势,东方雨虹多条腿走路。一方面在国内市场推动新品类扩张及渠道转型;另一方面加速布局海外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点。然而,公司何时能够重回增长轨道,目前仍充满未知。

  01. “割肉”卖房回血,流动性风险高悬

  为盘活资产,实现资金回笼,东方雨虹“割肉卖房”。11月12日晚间,公司公告称,拟出售通过购买取得并持有的部分不动产。

  标的资产方面,包括东方雨虹位于北京市密云区的3套商铺和8套办公用房,总计面积1492.05平方米。值得注意的是,东方雨虹位于北京的这11套拟出售房产,取得的时间均为今年,除了一套商铺的购买日期为今年4月7日外,其余10套资产的购买日期均为今年7月3日。

  除了北京的房产,此次出售还涉及位于杭州市江干区的50套办公用房及公寓。不过,经双方协商,东方雨虹此次拟先转让其中的8套办公用房和5套公寓。

  在交易价格方面,此次出售的标的资产账面原值为5239.28万元,此前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809.4万元,账面净值因此降至4429.9万元。然而,此次出售价格仅为1849万元,不到账面净值的一半,预计将形成资产处置损失2580.85万元,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10%以上。

  事实上,这并非东方雨虹首次通过卖房来回笼资金。早在10月28日,公司就曾发布公告,拟出售位于北京市昌平区英泽路8号院4号楼的两套不动产。这两套标的资产的账面原值为5061.55万元,已计提折旧或资产减值准备593.85万元,账面净值为4467.7万元,但最终成交价格仅为2313.08万元,损失了2345.61万元。

  东方雨虹频繁卖房变现的背后,是其偿债风险高悬。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短期借款高达61.54亿元,一年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5.19亿元,长期借款为9.74亿元,合计有息负债高达86.47亿元。尽管公司货币资金有37.64亿元,但相比负债仍有近50亿元的资金缺口。

  此外,公司应收账款高企也占用了大量资金。截至三季度末,尽管公司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同比下降了18.76%,但总额仍高达92.95亿元。在房地产行业资金紧张的大背景下,公司的应收账款回收难度加大,账龄延长,坏账损失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今年1-9月,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总额为6.88亿元,这无疑也是导致公司利润端承压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加速回笼资金,东方雨虹在无奈之下选择了接受客户以各类资产来抵偿债务的方式,这些资产包括已建成的住宅、商铺、办公用房、车位以及持有的股权资产等。例如,2024年,东方雨虹作为债权人取得了金科服务2.1亿元的股权资产,并于10月27日将前述股权资产全部售出,总计回笼资金约2.2亿元港元。

  02. 营利连续七期双降,转型难挽颓势

  除资金压力外,东方雨虹还面临着主营业务增长乏力的挑战。在营收与净利润连续多季度下滑的背景下,公司正在通过国内业务转型与海外市场拓展相结合的方式寻求突破。

  公开资料显示,东方雨虹作为建筑防水行业的领军企业,一直专注于防水卷材、涂料等建材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施工服务,其产品广泛覆盖房屋建筑、轨道交通、水利设施等多个重要领域。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06亿元,同比下降5.06%;归属净利润为8.10亿元,同比下降36.61%;扣非净利润7.69亿元,同比下降29.99%。证券之星注意到,这已是东方雨虹自2024年一季度以来,连续第七个报告期出现营收和归属净利润双双下滑的局面。

  东方雨虹作为房地产行业的上游核心供应商,其发展轨迹与房地产周期紧密相连。其曾深度受益于房地产行业蓬勃发展的红利,而今也正直接承受着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所带来的冲击。

  为了缓解业绩压力,东方雨虹开始将目光投向防水主业之外的领域,试图通过拓展新品类来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发展,开辟新的业绩增长点。在报告期内,东方雨虹充分利用防水主业成熟的渠道资源,大力发展以砂粉为代表的非防水业务。

  近期,在投资者交流会上,公司明确表示,砂粉业务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与公司防水主业并驾齐驱的双主业之一。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砂粉销量超过800万吨,较去年同期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

  不过,从当前的业绩表现来看,砂粉业务的增长虽然显著,但尚未能够完全对冲防水主业下滑所带来的业绩缺口。此外,2025年上半年的数据也显示,尽管砂粉业务发展迅速,但与防水业务规模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在拓展新品类的同时,东方雨虹转变业务模式,主动放弃了一些地产大客户业务、施工业务等直销业务,转而布局零售市场、非房市场以及下沉市场。这一渠道转型策略已经初见成效,零售市场收入占比成功突破37%。

  然而,这种结构性变化也给公司的毛利率带来了压力。由于增长驱动因素主要来源于毛利率较低的特种砂浆、墙面辅材等新品类,零售渠道本身的毛利率因此承压,并进一步拖累了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25.19%,同比下降3.94%;净利率为3.82%,同比下降1.99%。

  面对国内市场业绩增长的明显承压,东方雨虹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选择通过并购的方式推进海外优先战略,将海外业务视为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成长曲线。

  今年以来,东方雨虹在海外市场的布局动作频繁且力度较大。上半年,公司投入4.3亿元完成了对万昌五金建材和康宝香港的收购,成功将香港资产纳入麾下。下半年,东方雨虹又斥资约8.8亿元人民币购入了智利建材零售龙头Construmart 100%的股权。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笔资产收购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溢价,形成了约7亿元的商誉。

  对于海外优先战略,东方雨虹表示,公司希望通过海外并购加速完善市场开拓与渠道布局,重点聚焦当地零售渠道优势突出的企业,以快速建立并拓展当地市场渠道。然而,东方雨虹能否在海外市场取得可持续的业绩增长,还需要进一步等待时间的检验。(本文首发证券之星 作者|夏峰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