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联科技
重点机构:高毅资产、嘉实基金、景顺长城基金、泓德基金
调研摘要:
一、请介绍下公司 2025年上半年主要经营情况及后续业绩展望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6亿元,同比增长38.3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279.36万元,同比增长 7.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965.64万元,同比增长15.34%。
其中,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6,088.48 万元,同比增长42.55%,环比增长 30.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746.52 万,同比增长 10.44%,环比增长 34.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978.76万元,同比增长45.71%,环比增长100.25%。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112.26万元,同比增长240.93%,现金流大幅改善;研发费用5,445.80万元,同比增长32.34%,研发费用营收占比达11.83%。
公司上半年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近一倍,目前在手订单执行情况良好。公司今年新签订单增速表现出色,主要系:
(一)公司主营业务覆盖领域众多,下游电子半导体行业包括集成电路、消费类电子、汽车电子以及泛AI等领域需求旺盛,锂电池行业需求修复改善以及汽车零部件、食品异物等领域检测需求稳步增长,下游各个领域新签订单均实现同比增长;
(二)公司深耕工业 X 射线检测领域近二十年,在核心部件、AI 软件、检测设备等方面建立了强大技术壁垒:
1、公司核心部件X射线源技术能力、产品线序列、产业化进度持续提升,产品已覆盖纳米焦点开管射线源、微焦点射线源、大功率小焦点射线源;
2、公司面向下游各领域的新场景、新技术、新工艺,持续开发迭代 X 射线智能检测设备,各类标准化设备已有上百款,实现了下游领域 3D/CT 检测技术全覆盖,设备价值量、竞争力持续提升;
3、在智能软件方面,公司将人工智能"算力""算法""算料"三要素深度融合,构建起贯穿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的完整AI垂直大模型赋能体系,在多个关键工业检测细分领域稳居领先地位;
(三)公司上市公司品牌效应凸显,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全球化制造能力及营销网络建设,目前已形成"3 大国内基地+3 大海外基地"全球化布局。
随着公司产品力、品牌力、渠道力等核心能力的持续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得到下游客户更大程度、更广泛的认可,公司订单规模实现快速增长。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增速不及营收增速,主要是受公司新增马来西亚、匈牙利、美国等海外工厂开办及建设费用,人工智能研发中心筹办建设、日联研究院扩张产生的新增研发费用,新增员工股权激励产生的股份支付费用等费用的影响。上述短期费用在未来会逐步下降,随着公司高速增长的新签订单逐步转化为营收,公司未来营收及净利润有望实现加速释放。
二、请介绍下公司上半年在核心部件 X 射线源和 AI软件方面核心能力建设情况
作为 X 射线智能检测设备中技术壁垒和价值量最高的核心部件 X 射线源,从产品类型覆盖度来看,公司已经实现了闭管微焦点射线源、开管射线源、大功率射线源等多类型射线源的全谱系覆盖,是国内唯一一家实现了 X 射线源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材料掌控、复杂制备工艺、可靠性验证等方面全覆盖,且实现了多类型工业用 X 射线源大批量产业化的企业,实现了关键核心部件的国产化替代。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增 8 款射线源产品,公司开管射线源已获得部分头部电子半导体领域客户认可,开始小批量出货。
X 射线影像软件是工业 X 射线检测设备场景适用性和检测准确率的关键因素,是工业 X 射线检测设备核心能力的关键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和价值正日益凸显。公司紧跟数字化、智能化检测趋势,开发出适用于下游各领域的AI算法和影像处理软件,通过有针对性地对大量被检测产品及产品缺陷特征的机器学习实现了工业 X 射线 AI 智能检测,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及准确率。2025年上半年,公司发布了业内首款工业X射线影像AI垂类大模型,该系统不仅实现了检测精度的量级突破,更推动工业 X射线检测领域向"全域智能感知"时代跃迁,构筑起高端智能检测设备"看得清、检得快、判得准"的核心技术壁垒,该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三、请介绍下公司在多层 PCB、固态电池等新兴场景的相关业务和产品情况
新场景、新技术、新工艺带来对X射线检测的新需求,公司保持对产业趋势和技术趋势的前瞻性洞察,及时响应、提前布局,积极抢抓市场新机遇。
在 PCB 方面,随着 PCB 制程工艺的不断提升,公司应用于 PCB 相关领域的工业 X 射线智能检测设备在检测缺陷精度、检测厚度范围、检测影像维度等多方面均实现了技术迭代升级。针对不同厚度 PCB 产品,公司产品可实现在线式或离线式亚微米级2D/2.5D/3D检测,已经为下游部分知名PCB厂商提供先进的工业X射线检测解决方案。
在固态电池方面,公司 X 射线智能检测设备可用于检查电极片对齐度、隔膜褶皱、极耳焊接不良等缺陷,确保内部无结构缺陷,避免安全隐患。此外,公司控股子公司珠海九源电性能检测设备可用于检测电池及电池模组的电压、容量、内阻、循环寿命等电性能参数。公司 X 射线检测产品及电性能检测产品能为客户提供丰富的检测解决方案。公司已向部分半固态电池厂商如清陶能源提供 X 射线检测设备及解决方案。公司在半固态、固态电池等新工艺的检测技术应用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券商研报:
能辉科技
重点机构:
招商基金:赵宗原
调研摘要:
1、公司与蚂蚁数科合作能源AI智能体,将涉及“投运管退”,具体以什么形式展开?
答:1、在投资端,上周五双方已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在“能源AI智能体”方面深度合作,如设计业务中,结合公司的know-how,把行业规范等输入知识库系统,AI自动生成设计方案,开展技术经济分析,完成标书。2、在运营端、管理端,基于蚂蚁数科的时序大模型和电力交易系统,结合公司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储能资产,开展电力交易服务,开展智能巡检和设备监测。3、在退出和资产变现方面,基于自持的分布式光伏电站正在做上链工作,谋划可信资产的归集。
2、各省新能源电力市场交易政策陆续出台,公司和蚂蚁数科合作“电力交易辅助决策系统”准备怎么开展?
答:目前新能源电力市场化交易是趋势。公司拟在广东省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部署蚂蚁数科的时序大模型和“电力交易辅助决策系统”,未来公司将通过蚂蚁数科提供AI技术支持,结合公司在新能源电站+储能领域的技术优势,不断提升电站收益率。
3、公司在国内储能业务上是否有新的规划?
答:公司储能业务主要目标市场在海外,去年到现在,已有东欧和中东光储项目落地。目前,英国、波兰等光储项目有序推进中,并已在荷兰成立海外储能公司。为应对新的形势发展和变化,公司也正在积极做一些国内市场规划,特别是结合储能、综合能源及零碳园区的开发,国内华东区域相关储能电站正在洽谈中。
4、公司与蚂蚁数科的合作有哪些差异化?
答:不同于蚂蚁数科的其它合作方,公司创始人团队皆来自省级电力设计院,三位创始人分别来自浙江、河南、山东电力设计院,拥有常规能源(如煤电厂)到新能源(光伏、风电、储能等)的丰富行业经验和对行业的深刻洞察。公司拥有十几年的存量能源资产资源,已积累大量的行业经验,在拥抱AI战略上,具有新能源、常规能源、综合能源及电网全链条高度融合及耦合的优势。
5、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有什么布局吗?
答:公司正在深度考察一家制造纯硅基负极材料的公司,涉及的发明专利已经授权,制备的小型电池已经应用在AI眼镜中,续航能力有大幅提升。双方正在洽谈收购、或入股事宜,完成之后,公司就顺理成章地进入固态电池领域。
券商研报:
万通智控
重点机构:
财通证券:邢重阳、李渤、黄令
调研摘要:
1、公司上半年净利润显著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主要原因是上半年公司产品销售结构优化,特别是高毛利率的传感器及数字信息控制设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96 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65.61%,由于该业务毛利率较高(56.54%),故公司净利润增长显著。
2、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情况如何?
答: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25 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合计 2,382.79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7.63%。
3、公司是否建立了专门团队负责与深明奥思的合作?
答:公司已经成立专项团队驻扎在深明奥斯,负责与其共同研发并开拓产品的应用。截止目前,Fellow 1 芯片的研发设计已经基本完成,预计今年 10 月份开始送样,后续根据测试情况进一步完善优化;明年一季度可以流片。
4、请问公司与浙江大学共同开发具身智能领域相关技术的进展如何?
答:公司目前正在与浙江大学积极研究讨论相关可行的研究方向,目前仍然处于项目可行性报告研究阶段,暂时无具体产品落地。
券商研报:暂无数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