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更好满足不同参与机构差异化资金需求,9月19日起,公开市场14天期逆回购操作调整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操作时间和规模将根据流动性管理需要确定。
近年来,央行通常在十一和春节长假前启动14天期逆回购操作,启动时间根据节假日安排和机构需求灵活调整,以提前为机构提供跨节资金,保持流动性充裕。而本次14天期逆回购操作的启动时点略早于往年。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短期来看,央行在当前时点启动14天期逆回购,叠加前期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3000亿元,有利于进一步缓解季末、长假前机构的预防性资金需求,保障跨季、跨节资金面平稳。
从招标方式看,14天期逆回购采用美式招标,也被业内人士视为“强化7天期逆回购政策利率地位”的又一举措。
董希淼分析称,本次改为多重价位中标后,14天期逆回购不再有统一的中标利率,可充分发挥机构市场化自主定价能力,更好反映机构差异化的资金需求,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的政策利率属性也更为清晰。同时,对银行业机构而言,银行等一级交易商需要提升自身的市场化定价能力和资金管理水平,以适应新的招标机制。
此次启动并调整14天期逆回购操作,是对央行流动性管理工具箱的进一步优化。业内专家称,公告提到“操作时间和规模将根据流动性管理需要确定”,说明14天期逆回购操作将基于银行体系流动性灵活开展,不一定像过去那样只在春节、国庆长假前,是对现有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的补充。未来央行可根据流动性形势和机构需求情况,灵活搭配长、中、短期操作品种,平滑资金投放和回笼节奏,流动性管理将更加精准高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