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新宠”骤变:“昔日冷门”硬盘与内存站上AI风口 老牌存储厂商业绩股价齐飞

美股“新宠”骤变:“昔日冷门”硬盘与内存站上AI风口 老牌存储厂商业绩股价齐飞

智通财经APP获悉,此前,美股还在为充满无限遐想的高科技人工智能(AI)未来而疯狂上涨,如今,市场的“热门赛道”竟悄然转向了科技行业中一个颇为“复古”的领域,希捷科技(STX.US)、西部数据(WDC.US)等老牌科技厂商也纷纷崭露头角、引发市场热议。

老牌存储厂商领跑美股,涨幅惊艳

生产计算机硬盘驱动器(HDD)的希捷科技,今年以来股价飙升156%,一举成为标普500指数中表现最佳的个股。其竞争对手西部数据紧随其后,以137%的涨幅位列第三。而美国最大的内存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MU.US),在创下连续12个交易日上涨的纪录后,2025年以来的股价涨幅已达93%,跻身该指数涨幅前五名。

这些公司大多历史悠久,并向来在市场中“低调行事”,他们早在马克・扎克伯格(Facebook创始人)和山姆・奥特曼(OpenAI首席执行官)出生前便已成立。如今它们股价大幅飙升,在看涨者眼中,这恰恰表明AI计算设备的需求势头强劲,正惠及更广泛的企业群体;但在看空者看来,这却是股市已陷入泡沫、且注定将破裂的最新信号。

“这种市场表现,正是泡沫时期的典型特征。”乔恩斯特雷丁公司(Jonestrading)首席市场策略师迈克尔・奥罗克表示。他曾在互联网泡沫时代担任交易员,深谙此类市场规律:“当龙头板块估值已高到令人却步,投资者开始转向二级、三级概念股时,在我看来,这意味着市场已处于周期的极后期。”

AI基建需求爆发,“冷门赛道”意外受益

自ChatGPT问世、掀起全球AI热潮近三年以来,用于支撑这项技术的基础设施投资仍在持续涌入。微软(MSFT.US)、Alphabet(GOOGL.US)等科技巨头,每年斥资数百亿美元采购半导体、网络设备,并为运行AI工作负载、训练大型语言模型(LLM)的数据中心提供电力支持。

这笔巨额投入推动了英伟达(NVDA.US)、台积电(TSM.US)等芯片制造商的崛起――如今它们的市值已突破万亿美元,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而希捷、西部数据等公司,虽身处AI热潮之中,却属于最“不起眼”的那一类。

硬盘驱动器的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产品仅能存储5兆字节数据,重量却超过2000磅(约907公斤);如今,个人计算机搭载的硬盘容量可达2太字节,重量却仅1.5磅(约0.68公斤)甚至更轻。尽管产品形态已迭代,但这些厂商的核心方向始终是研发存储解决方案――而这恰恰成为训练大型语言模型的关键:这类模型的训练过程需要处理海量数据。

内存芯片领域的情况亦是如此。美光生产的高带宽DRAM内存,是AI计算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对普通投资者而言,这家公司却很难引发“兴奋感”。“每次在电话里聊起这些公司,我都能想象到对方眼神变得呆滞的样子。”博科资本伙伴公司(Bokeh Capital Partners)创始人金・福雷斯特坦言,“大家更愿意聊飞行汽车、机器狗这类酷炫话题。”

AI是否被过度炒作?更多“冷门板块”被带火

拥有二十年资产管理经验的前软件工程师福雷斯特表示,自己持有美光股票,是看中其在内存市场的竞争优势;但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她认为当前AI已被“过度炒作”――与互联网的发展路径相似,这项技术的应用场景落地,所需时间将远超多数人的预期。

“如果投资者买入的标的完全依附于AI或数据中心,且押注其业绩会‘直线增长’,那么这类投资注定会成为‘警示案例’。”福雷斯特提醒道。

AI热潮还带动了股市中其他原本“沉寂”的领域。电力生产商Vistra Energy(VST.US)2023年股价上涨66%,2024年飙升258%,2025年至今已涨53%;芯片制造商博通(AVGO.US)2023年、2024年涨幅均约100%,2025年上涨49%,市值现已达到1.6万亿美元;数字存储与内存厂商Sandisk Corp(SNDK.US)本月走势更是“疯狂”,自9月2日以来股价已涨超100%。

此外,以增长缓慢的数据库业务而闻名的老牌软件厂商甲骨文(ORCL.US),凭借云计算服务需求的激增,如今已成为标普500指数中市值第十高的公司。9月9日,甲骨文发布财报后的次日,其股价单日暴涨36%,估值升至互联网泡沫时代以来的最高水平,进一步引发了关于“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论。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希捷、西部数据和美光,因业务具有周期性、且在投资界关注度相对较低,向来是标普500指数中估值最低的一批个股。目前这三家公司均实现盈利,但在过去三年内,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计算,每家都曾出现过年度亏损。

2025年初,西部数据的预期市盈率(股价与预估利润比)不足6倍,希捷和美光也仅约10倍。尽管此后估值有所攀升,但三者当前的市盈率仍低于标普500指数(未来12个月预期市盈率为23倍)。

其中希捷估值最高,预期市盈率为20倍,但Benchmark Co.分析师马克・米勒认为,考虑到其产品需求前景强劲,这一估值仍极具吸引力。上周,他将希捷的目标股价上调至华尔街最高水平――250美元,这意味着相较于上周五221美元的收盘价,该股仍有超过13%的上涨空间。

“我们预计希捷硬盘的价格和利润率将继续走高,这将支撑其估值较历史水平进一步提升。”米勒在上周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

彭博社汇编的数据显示,希捷2026财年(截至次年6月)营收预计增长16%,低于2025财年39%的增幅;与希捷财报周期一致的西部数据,2025财年销售额下滑27%,当前财年营收预计增长16%;三者中,美光的销售前景最为强劲,今年营收预计增长48%,明年增幅预计为33%。

华尔街态度分化:是止盈时机,还是仍有空间?

华尔街对希捷、西部数据和美光普遍持乐观态度,但由于这些股票上涨速度过快,分析师们已来不及同步上调目标股价。目前,希捷股价较分析师平均目标价高出20%以上,西部数据高出10%以上,美光也略高于平均预期。

在部分华尔街专业人士看来,这些信号或许意味着,投资者是时候从这些股票中获利了结了。

“从历史经验来看,对于任何周期性企业,其估值通常在业绩峰值时处于低位,在出现亏损时触及谷底。”乔恩斯特雷丁的奥罗克解释道,“因此,买入时机应是行业周期逆转、企业陷入亏损之时;而当估值看似‘健康’时,往往就是卖出的信号。”

(: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