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财报时间
作者 | 廖明
9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外发布公告称,摩尔线程计划于9月26日接受科创板上市委员会的审议。
据上交所网站信息显示,中信证券为摩尔线程的保荐机构,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分别承担其法律事务与审计工作。
实际上,摩尔线程的上市申请早在6月30日就已获得受理,并且分别于9月5日和9月18日先后对两轮审核问询进行了回复。
在全球GPU市场由英伟达、AMD等巨头把控的形势下,这家被业界视作“中国英伟达”的企业能否顺利登陆科创板,对其自身未来发展意义重大。
不过,面对技术积累相对薄弱、产品性能待提升等挑战,摩尔线程的IPO之路充满变数。
从财务指标来看,摩尔线程的收入增长势头迅猛,但持续亏损的问题同样突出。
据招股书显示,摩尔线程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0.46亿元、1.24亿元和4.38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208.44%。2025年上半年,其实现营收7.02亿元,已超过此前三年营收总和。
然而,尽管营收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但其背后却是持续不断的巨额亏损。在报告期内,摩尔线程归属于母公司的净亏损金额依次为18.39亿元、16.73亿元、14.92亿元以及2025年上半年的2.71亿元。
虽然亏损幅度呈现出逐年缩减的趋势,但累计尚未弥补的亏损数额依然达到14.78亿元之巨。摩尔线程于招股书中坦诚,预计首次公开发行完成后,公司账面的累计未弥补亏损状况仍会持续,短期内难以向股东派发现金红利。
值得关注的是,摩尔线程在毛利率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数据显示,该公司毛利率自2022年的负70.08%迅速攀升至2024年的70.71%,到2025年上半年时,仍维持着69.14%的高毛利率。
这也就意味着,摩尔线程产品竞争力的增强和成本控制能力的提升。按照摩尔线程预测,最早可于2027年实现合并报表盈利,但这一预期能否如期实现仍存在不确定性。
毕竟,摩尔线程采用的是无晶圆厂模式运营,专注于芯片研发设计,而将制造环节外包给台积电等代工厂商,这种业务模式对其盈利进程有着重要影响。
截至2025年6月30日,摩尔线程研发投入超过43亿元,研发团队近900人,其中75%以上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巨额的研发投入是导致公司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但也为其技术积累奠定了基础。
在技术路径的选择上,摩尔线程锚定全功能GPU领域,依托自主打造的MUSA架构,创新性地实现了单芯片集成AI计算、图形渲染、物理仿真以及超高清编解码等多项功能。
自2021年以来,摩尔线程保持着每年迭代一代GPU架构的节奏,至今已成功推出“苏堤”“春晓”“曲院”“平湖”四代核心芯片产品,同时还发布了智能SoC芯片“长江”。
在知识产权方面,摩尔线程累计申请专利超过1000项,获得授权514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453项,专利数量在国内GPU企业中位居前列。
目前,摩尔线程产品已在大模型训练推理、数字孪生、云计算等领域实现应用,服务于数据中心、智算中心建设等关键场景。不过,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摩尔线程仍面临显著的技术差距。
摩尔线程在招股书中承认,在技术积累和产品性能方面仍需持续提升。现阶段,全球GPU市场竞争格局高度集中化,英伟达于AI训练芯片领域占据优势地位,AMD在传统GPU市场具备扎实的行业根基。
从具体产品性能看,摩尔线程MTT S80显卡的单精度浮点算力接近英伟达RTX 3060水平,基于MTT S5000构建的千卡GPU集群效率超过同等规模的国外同代产品。虽然在部分指标上实现了突破,但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巨头仍有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摩尔线程创始人张建中,曾担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多位联合创始人及高管同样具备英伟达任职背景,他们为摩尔线程注入了深厚的行业经验与技术积淀。正是基于这样的团队构成,市场才赋予其"中国英伟达"的称号。
在此次IPO进程中,摩尔线程计划募集80亿元资金,这些资金将重点投向新一代AI训推一体芯片、图形芯片以及AI SoC芯片的研发工作。伴随国产化需求的持续攀升与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强,摩尔线程或将在细分市场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不过,摩尔线程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构建起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还是一个未知数。
免责声明:本文完全基于公开资料撰写,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文章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投资者谨慎、独立做出投资决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