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2日,恰逢第32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后的首个工作日,“我和‘我’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美术公益展”在北大国际医院正式开幕。本次展览由平安人寿北京分公司携手康语轩老年公寓、北大医疗集团、北大国际医院共同主办,通过艺术展示、科普讲座与公益倡议相结合的形式,呼吁社会更多关注认知症群体,推进早期筛查、科学诊治和人文照护理念的普及。
该展览曾于2024年在艺术馆首展,以“大众眼中的认知症长者的我与本真的我”为展览主线引发关注;今年展览延续“我和‘我’”的主题,持续探索艺术如何激发认知症长者的创造力。展览中所呈现的103幅丙烯油画、手工和雕塑作品,是长者们在从脑科学出发的艺术疗法――临床美术下的成果。
展览分为长者个展、家属共创、五感群展和志愿者服务展示四个版块,以多维度的艺术形式,嵌入科学的分析和对大众的科普,并首次进入医疗空间,以讲故事的叙事手法引导观众探索认知症长者多维的自我与人际关系,并从他们的作品中照见自己。这一转变不仅是展览场所的变更,更意味着艺术与医疗、养老机构与公共卫生服务之间跨领域协作的新探索。
开幕式上,平安人寿北京分公司志愿者代表身着统一红色服装,宣读《让爱,比记忆更长久――关爱认知症老人志愿者倡议书》,诚挚号召更多人加入关爱认知症老人的行动行列。他们中,既有如韩丹凌、郑巍参加志愿服务长达四年的志愿“老兵”,也有如姬然、桂琳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10小时的敬老公益“中生代”代表,还有如张海鸥、项艾这样新加入志愿行列不久的公益“新人”代表。在工作中,他们是为客户搭建风险保障的专业保险代理人;公益路上,他们是化身守护夕阳的点点微光。志愿者们用温暖而充满力量的承诺与倡议,展现了平安人参与公益服务的专业与温度。
伴随康语轩老年公寓海马记忆工房合唱团的优美歌声,本次艺术展正式开启。据了解,此次展览的全部作品,均来自康语轩老年公寓的长者在“临床美术”疗愈课程中创作的画作,这些作品生动展现了认知症老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与潜藏的艺术潜能。此外,本次展览特别呈现平安人寿北分“相约颐年星期三”志愿项目的温暖画面,通过照片影像再现志愿者与长者共绘、共话、共乐的动人场景。
为普及早期筛查和人文照护理念,在开幕式现场,还同步开展阿尔茨海默病风险筛查、临床美术工作坊等系列活动,帮助公众科学认识认知症,传递以“艺术疗疗愈、科学防治、社会关爱”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理念。据悉,本次展览为期一个月,期间还将配套开展多项公众参与活动。
平安人寿北京分公司长期致力于敬老公益服务,自2021年起,公司志愿者持续在康语轩孙河老年公寓开展“相约颐年星期三”公益项目。四年来,项目已招募20余位志愿者,累计活动超百次。平安志愿者们通过手工制作、绘画、音乐、谈心等多种形式,陪伴老人度过温馨时光,帮助老人缓解认知症状。由于活动通常开在周三,项目得名“相约颐年星期三”,寓意陪伴夕阳、守望温暖。
此次画展以艺术为媒介,拓宽公众对认知症的理解,以志愿服务为纽带,连接起认知症长者与社会各界的关怀与行动。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搭建了认知症关怀的多元参与平台,更在实践中印证了“艺术+公益”的可持续性与切实意义。
未来,平安人寿北京分公司将持续推动“保险+公益”模式创新,拓展志愿服务内涵与平台,凝聚更多爱心人士,以点滴行动为关爱认知症老人贡献平安力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