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汇通网
汇通财经APP讯——周一欧美时段,美原油11月期货合约走出了冲高后大幅回落的走势,此前一周,因市场充斥着供应过剩的预测,原油价格结开启了下跌,今天早盘小幅反弹,周末关于俄乌冲突的报道,和乌克兰西部靠近波兰边境地区遭了空袭的消息,对油价供应的担忧支撑了油价。
但是午后,随着沙巴军事缓和消息发布,中东主要原油基准价格近期持续承压,成为了油价下跌的导火索,因燃料市场对原油供应过剩的担忧。
周末地缘局势发酵支撑油价反弹
“周末有关俄罗斯在波兰边境附近构成威胁的报道,及时提醒了交易员们,欧洲东北部地区的能源安全仍面临持续风险。”澳大利亚及新西兰投资平台富途牛牛(Moomoo)的首席执行官表示。
乌克兰对俄罗斯炼油厂的袭击力度加大,也进一步助推了油价上行趋势;不过,俄罗斯方面(尤其是管道运营商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Transneft)否认了其炼油行业遭受重大损失的说法。
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同样居高不下:以色列加大对加沙城的袭击力度之际,已有四个西方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这一承认引发了特拉维夫(以色列)和华盛顿的强烈回应。法国正筹备一场峰会,商讨以巴“两国解决方案”,但美国已表示将抵制该峰会,并称此举可能损害与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之间的关系,还警告称,若有国家采取任何针对以色列的措施,将面临惩罚。
与此同时,有报道称伊拉克原油出口量正在上升,这对油价构成了利空压力,也让市场更加认为当前全球原油市场供过于求,需求不足以消化现有供应。不过另一方面,中、印持续进行原油储备采购,吸收了许多分析师眼中“过剩”的部分原油供应。
沙特与巴基斯坦签署防务协议重构地缘安全格局
协议标志着沙特在安全策略上的重大转向——从依赖美国“石油换安全”模式,转向构建自主防御体系。若沙特与印度能源合作持续稳定,且中东未爆发大规模冲突,油价可能因供应过剩回落。
中东原油基准走弱,供应过剩担忧升温
中东主要原油基准价格近期持续承压,迪拜、穆尔班和阿曼原油价格均跌至数周新低,其中现金迪拜原油对掉期合约的溢价下跌51美分,最终收于每桶2.11美元,直观反映出市场对全球原油供过于求的担忧不断加剧。与此同时,亚洲买家通过招标方式购入200万桶将于12月到货的WTI原油,明确释放出寻求供应多元化的信号,这一行为不仅降低了对传统中东原油的依赖,也进一步弱化了中东原油对整体油价的支撑作用。
欧佩克+持续推进增产,供应端压力逐步累积
欧佩克+成员国的增产政策持续为油价带来压制,该组织8个核心成员国已达成一致,同意在10月将原油总产量每日提高13.7万桶,延续了自今年4月以来的逐步增产节奏。尽管此次增产量较8-9月的55.5万桶/日、6-7月的41.1万桶/日有所收窄,但持续的供应增量仍不断加剧市场宽松预期。
其中,科威特的增产动作尤为明显,其石油产能已达到每日320万桶,创十多年来最高水平,且计划从10月起将实际产量提升至每日255.9万桶,进一步放大了供应端的压力。
国际能源署预警,长期过剩风险凸显
国际能源署(IEA)对全球原油市场的预判进一步强化利空情绪,该机构明确表示,今年全球石油供应将进入加速增长阶段,且预计到2026年,原油供应过剩情况可能进一步扩大。核心原因在于,欧佩克+成员国持续增产的同时,美国、加拿大、巴西等非欧佩克国家的原油产量也在同步上升,“双向增产”格局下,全球原油供应增速远超需求增长速度,供需失衡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伊拉克出口回升叠加需求分流,短期利空难缓解
短期市场动态同样对油价不利,一方面,伊拉克原油出口量近期明显回升,作为欧佩克重要成员国,其出口增长与该组织的增产政策形成呼应,直接为市场带来即期供应增量,加剧短期供过于求的局面;
另一方面,亚洲买家的需求分流效应持续显现,除了采购WTI原油,部分买家还增加了对其他非中东原油的采购,这种需求结构调整削弱了传统基准原油的定价权。尽管中国持续进行原油储备采购以吸收部分过剩供应,但从整体市场来看,需求端的增量仍难以匹配供应增长速度,短期利空因素难以有效缓解。
技术分析:
美原油11月期货合约走出了冲高回落走势,日线图显示,油价涨至上箱体中轨处后开始下跌,于下轨前受到周末俄罗斯、波兰事件影响提前反弹,午后受到沙巴局势明朗中东原油走弱影响,快速下跌试探箱体下沿支撑。
目前试探完毕展开反弹,图形显示,未跌到箱体下沿即发生的反弹促使空头反弹加空,配合油价近期大幅下跌的恐慌盘一起打压油价。
由于箱体下沿多次测试均未被跌破,且原油短期跌幅较大,乖离率较高,目前有望依托箱体下沿展开反弹。
(美原油11月期货合约日线图,来源:易汇通)北京时间22:00,美原油11月期货合约现报61.92/93美元/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