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投顾邓敏青:英伟达1000亿投OpenAI,科技巨头互相抱团

和讯投顾邓敏青:英伟达1000亿投OpenAI,科技巨头互相抱团

英伟达和openai这两大巨头签了一个战略合作意向书,说白了就是先说好再细谈,英伟达计划未来向openai投资最高1,000亿美元,用来帮他建至少十几瓦的AI数据中心,就是直接把算理基建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规模,和讯投顾邓敏青分析,你可能对十几瓦没概念,这么说,这相当于10座大型核电站的发电能力,或者接近美国今年上半年新增发电总量的一半。这背后要消耗掉400万到500万块英伟达的GPU,差不多等于他们今年全年的出货量。消息一出,英伟达股价立马涨了近4%,41天就多了1,700亿美元。不过英伟达自己投1,000亿,然后openai拿着钱去买他的芯片,这不是左手倒右手吗?看起来啊像客户融资,有点寻欢交易的味道,但你得往深了看这笔投资本质不是慈善,而是英伟达用自己强大的现金流,战略性的绑定一个未来的核心客户。Oppo AI现在的周活用户是7亿,GPT五虽然反响一般,但它要往前冲,靠算力。而算力的核心就是 GPU,英伟达这一招,既锁定了长期订单,又让 openai更依赖自己的技术生态,降低了他自己搞芯片,摆脱英伟达的可能性。说白了啊就是在用钱买未来的话语权,而且这个事儿不是孤立的。

你还记得就在前几天 open AI还跟甲骨文签了一个3,000亿美元的大单,要建4.5几瓦的数据中心,一边呢跟甲骨文合作,另一边呢又跟英伟达深度绑定,这不矛盾。吧其实啊一点都不你可以这么理解,啊甲骨文是盖房子供电管运维的房东,而英伟达是提供核心硬件和系统集成的装修加设备商,open AI两手抓,一手锁定电力和场地,一手锁定芯片和性能,两边啊都不耽误,更妙的是 open AI还在跟博通合作搞自研,ASIC形态,目标啊是降低长期的推理成本,所以啊他现在的策略啊其实特别的清晰,训练和高端推理继续啊靠英伟达保性能抢时间,长期成本和供应链安全靠自己的研发和多供应商来对冲,这叫三线并进,不是反复的横跳,而是精打细算的风险管理。当然了挑战也摆在那里,十几瓦的电力从哪里来?现在美国啊电网都快撑不住了,微软、亚马逊都在抢核电的资源,别说建数据中心了,光是拿到稳定的电力供应合同,就得提前好几年布局,再加上芯片封装,HB m内存这些上游产能现在也紧张,每一步啊都是硬仗,所以啊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技术竞争了,而是资本人员、供应链生态系统的全面博弈。因为他这一笔1,000亿的投资,表面上啊是支持openai,实际上是把自己更深的嵌入到整个 AI产业的核心链条里面,它不再只是一个芯片商,而是整个AI基建的操盘手。

作为投资者我们得明白现在的AI竞赛拼的不是谁魔星发的快,而是谁能搞定。店核心英伟达这一步是用资本换时间,用合作换生态。未来几年啊它在AI领域的护城河只会是越来越深,看起来冒险啊实际上是稳扎稳打,所以这个事啊说明未来最大的机会还是在卡脖子和高壁垒的核心技术上。英伟达就是靠GPU加库布达的生态,这套组合拳,别人一时啊半会儿是根本追不上的。那么 A股里是不是也可以照搬这个模式呢?大资金的玩法现在已经是越来越倾向于共担风险,共享未来。英伟达直接投资客户,本质上是把买卖关系升级成了伙伴关系。A股其实啊也有这个苗头,比如大基金投半导体企业,保险公司长期持有蓝筹股,说明真正的大钱越来越愿意为确定性买单,而不是追热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