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6日,人民网评发文指出,国庆、中秋双节临近,买票抢票再引关注,但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9家第三方火车票抢票平台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多家抢票平台存在设置隐性消费陷阱,加价服务效果与宣传不符等问题。
据调查结果,9家平台都声称购买“加速包”、抢票套餐能提高抢票成功率,但实际体验中,均为12306最先出票,“加速包”服务沦为噱头。“加速包”并不能“加速”,多花钱也得在12306排队。
此前,12306工作人员就明确表示,从未与任何第三方平台机构合作,未向其分配票额,也未进行数据连接。这意味着,第三方平台并没有抢票的优先权或者加速购票的特殊渠道。但市面上打着各种旗号暗示可以提速、加速,设置各类界面和流程诱导消费者“加速”的生意,仍在“作妖”。
在与新浪财经沟通中,有去哪儿客服回应称:“加速能提高抢票的概率,但具体概率如何确无法预测。”该人员指出,“裁员不同加速服务,会在去哪儿平台用户同时抢购同一车票时有不同的加速效果,但抢票的速度并不能与其他外部平台进行对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