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每经记者|赵李南 每经编辑|张益铭
9月26日,永辉超市(601933.SH,股价4.78元,市值433.79亿元)公告称,其收到四川证监局警示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永辉超市被警示因其在2025年4月通过集中交易方式减持红旗连锁(SZ002697,股价5.56元,市值75.62亿元)1360万股,持股比例由11%下降至10%的“卡点”时刻,未能按规定及时披露权益变动报告书并停止交易,直至近3个月后才“补交作业”。
永辉超市与红旗连锁的资本故事始于2017年底,作为国内实体零售行业的龙头企业,永辉超市将目光投向了稳居“西南便利连锁超市龙头”的红旗连锁。
根据永辉超市此前公告,2017年12月,公司董事会批准以每股5.80元的价格,受让红旗连锁实控人曹世如女士及其儿子曹曾俊先生合计持有的1.632亿股股份,占红旗连锁总股本的12.00%,交易总价达9.47亿元。
不久后,2018年1月2日,永辉超市再度出手,以同样的价格继续受让上述二人持有的1.224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9.00%,交易总价约7.10亿元。两次交易完成后,永辉超市合计持有红旗连锁2.856亿股,持股比例达到21.00%,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总投资额超过16.5亿元。
伴随重金入股的,是双方对未来深度合作的憧憬。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体制建设、供应链管理、新业务拓展、物流体系、科技赋能、数据应用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入合作,旨在形成优势集成与互补,共同发展新的零售竞争能力。
然而,这段被寄予厚望的“联姻”并未如预期般结出丰硕的果实。随着零售行业竞争环境愈发严峻,线上渠道冲击加剧,永辉超市自身也面临着营收下滑、持续亏损的经营压力。
2023年12月19日,永辉超市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出售资产的议案,拟向四川商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出售其持有的红旗连锁1.36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0.00%。此次交易的转让价格定为每股5.88元,总价约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笔交易从账面上看是一次“折价”出售。据公告披露,该10%股权对应的账面价值约为9.63亿元,而交易价格较之前折价了约1.63亿元,预计将减少公司当年的税前利润1.63亿元。
至2024年11月,相关过户登记手续办理完毕,永辉超市对红旗连锁的持股比例正式降至11%。
9月26日,永辉超市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了四川证监局出具的《关于对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警示函指出,永辉超市在2025年4月21日至4月24日期间,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交易方式减持了红旗连锁股票1360万股,导致其持股比例从11%下降至10%。
警示函明确指出,公司“在持股比例触及5%整数倍时,未及时披露权益变动报告书和停止交易,直至2025年7月21日才披露《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鉴于此,四川证监局决定对永辉超市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将其违规行为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永辉超市今年首次因减持红旗连锁股份而收到监管警示。在公司于2025年7月发布的另一份公告中曾披露,四川证监局已于2025年6月4日向公司出具过一份警示函,原因是公司“早于预披露的减持期间发生了减持行为”。针对该次违规,永辉超市表示已及时主动购回了违规减持的股票,并向红旗连锁上缴了买卖价差。
永辉超市表示,收到上述《警示函》后,公司高度重视《警示函》中指出的问题,将就相关问题进行认真总结,汲取教训。
“本次行政监管措施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公司将严格按照相关监管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永辉超市表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