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科创板日报
又一智驾公司递表港交所。
近日,魔视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魔视智能”)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国泰君安国际、国信证券(香港)。
据悉,所募集资金将主要用整合及优化智能驾驶系统、前沿算法研究与创新、建立全球研发网络、行业合作及技术交流、扩大产能、技术升级及提升交付能力、深化销售及营销网络等方面。
三年亏超6亿,大量资金投入研发开支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中国智能驾驶行业正经历快速增长。智能驾驶汽车的销量预计将由2024年的2220万辆增长至2029年的3860万辆。中国的L0-L2/L2+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市场也由2020年的人民币21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912亿元,并预计将于2029年达到人民币2281亿元。
魔视智能成立于2015年8月,是一家专注于AI模型驱动的智能驾驶技术公司。据其招股书显示,魔视智能是中国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行业第三方提供商,在中国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行业国内第三方方案商中排名第8。
目前,魔视智能已与北汽、广汽、上汽等国内外主流车企建立合作,业务范围拓展至美洲、欧洲、东南亚、中东及大洋洲等多个海外市场。截至目前,其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累计交付量已超330万套。
魔视智能在招股书中披露的业绩数据显示,公司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间,其营收从1.18亿元逐步增长至2024年的3.57亿元,2025上半年实现1.89亿元;同期净亏损也从2亿元扩大至2024年的2.33亿元,2025上半年亏损也达到1.11亿元。
尽管亏损总额尚未收窄,但亏损占营收的比例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该比例从2022年的170.1%逐步降至2024年的65.4%,今年上半年亏损也进一步下降至59.2%。不难看出,该公司在扩大营收规模的同时,对亏损的控制能力有所增强,财务状况正逐步改善。
作为仍处于成长期的企业,魔视智能持续将大量资金投入技术研发。2022年,其研发支出为1.28亿元,超过当年1.18亿的总营收;2023年研发投入为1.43亿元,占营收比重达97%。
随着公司营收规模的显著提升,研发投入的虽仍在增加,但占总收入的比例已逐步回落并趋于稳定。2024年研发支出为1.6亿元,占比降至45%;2025年上半年为0.84亿元,占比也进一步稳定在44%。
创始人为上交大博士,走过8轮融资
魔视智能招股书显示,其创始人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虞正华,通过魔智有限公司持股16.72%,通过上海俐智、上海爰智、上海煋智分别控制约7.37%、2.79%、2.78%,合计持股约29.65%,为单一最大股东。
虞正华于1999年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职业经历包括在澳大利亚国家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NICTA)担任高级研究员、在摩托罗拉研究中心从事研发工作,并曾出任博康智能副总裁。2024年,他入选福布斯中国发布的“新时代颠覆力创始人”名单。
魔视智能在2015年成立后,于2017年开启融资进程。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累计完成8轮融资,融资活动以大致每年一轮的频率稳步推进。
2017年10月和2018年11月,魔视智能先后完成千万级美元A轮融资和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随后在2020年至2021年间又陆续完成1亿人民币A++轮、1.5亿人民币B轮及未披露规模的B+轮融资。
2022年6月,魔视智能再获得由大陆集团等机构参与的数亿人民币C轮融资。2024年9月完成Pre-D轮融资后,魔视智能于2025年6月再次获得浙江美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投资人的股权投资,完成1.09亿人民币的D轮融资。
魔视智能在招股书中表示,此次IPO所募集资金将主要用整合及优化智能驾驶系统、前沿算法研究与创新、建立全球研发网络、行业合作及技术交流、扩大产能、技术升级及提升交付能力、深化销售及营销网络等方面。
与此同时,魔视智能也强调:“投资于像我们这样的公司存在独有的挑战、风险及不确定因素。此外,我们自成立以来已产生经营亏损,并可能在可预见的未来产生经调整净亏损(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及经营亏损。”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