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绪价值”正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日常生活与消费决策的关注重点。面对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环境,Z世代群体逐渐借助消费行为构建情感支持系统,通过具有心灵疗愈与情感认同属性的产品或服务,实现压力疏解与自我表达。在这一背景下,Soul App联合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共同发布《2025 Z世代情绪消费报告》,系统梳理年轻一代在情绪消费领域的新行为、新动机与新趋势。
该报告指出,情绪消费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实物商品,而是延伸至体验服务、社交关系、数字内容与审美文化等多个维度。从Soul平台2025年二季度的内容趋势来看,“音乐会”“AI伴侣”“Labubu”等关键词热度显著上升,反映出年轻人正在通过这些新兴消费形式实现即时情感满足和圈层归属。
具体来看,情绪消费的背后是年轻人对价值共鸣、自我疗愈、仪式感和审美契合等情绪价值的强烈需求。报告数据显示,有37.6%的消费者愿意为与自身价值观相契合的产品或服务付费;34.2%的人通过消费缓解焦虑等情绪、实现自我修复;32.3%的消费者注重消费行为所带来的仪式感;超过三成的人愿意为“颜值主义”买单;还有近四分之一的消费者,愿意为原创设计支付溢价。
从消费类型来看,实物消费与体验消费占据主流,超过四成青年更常进行这两类消费。社交关系类与数字消费紧随其后,占比也接近三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年龄段在情绪消费倾向上呈现明显差异。例如,05后更倾向于委托、陪玩等社交类消费,00后则更青睐数字消费内容。
在消费金额方面,Z世代月均为情绪消费支出的金额约为949元,其中有18.1%的年轻人每月愿意为此花费2000元以上。性别差异也在动机中有所体现:女性更注重“自我犒赏”与悦己型消费,男性则更关注身份认同与社交话语权。
除了消费类型和金额,情绪消费还体现出明显的时间规律与心理动因。超过半数的年轻人存在规律时段依赖,深夜和工作间歇成为情绪消费的高频时段。而从心理机制来看,情绪消费兼具“消极维护”与“积极强化”的双重功能:一方面用于缓解低落情绪、对抗孤独,另一方面也用于庆祝喜悦时刻或重要节日。
Just So Soul研究院在报告中总结认为,当前青年情绪消费呈现出三类典型特征:一是通过具有治愈属性的商品或服务实现心灵慰藉与压力暂停;二是借助AI伴侣、数字陪伴等智能技术获取即时情感回应;三是通过潮玩、二次元周边等亚文化产品实现圈层认同与社交联结。
报告进一步指出,情绪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是一种青年群体在高速变迁社会中的“精神自治”实践。在现实社交支持减弱、个体孤独感增强的背景下,年轻人通过消费构建个人意义、实现在地化情感联结。在这一过程中,Soul 元宇宙作为新兴的社交场域,正逐渐成为Z世代获取情感支持和实现自我表达的重要平台。
研究团队指出,理性消费观念的倡导、多元心理调节方式的普及以及健康社交关系的构建,仍是帮助年轻人实现长期情绪健康的关键。《2025 Z世代情绪消费报告》不仅揭示了情绪消费的多元面貌,也为理解当代青年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提供了深入洞察。
【免责声明】【广告】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