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居寺一万四千余块石经见证中华典籍千年传承。人民网(603000)李世奇摄
北京房山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因僧人静琬首倡“刻经于石”,自公元605年起,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朝,持续刻经近千年。如今,这里保存着石经版14278块,内容涵盖1122部佛经3572卷,被誉为“石经长城”,是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刻佛经宝库。
记者了解到,云居寺遗存体系庞大,由石经洞、纸经库、木刻经版和古建共同构成,形成“云居三绝”。石经依山而凿,历经风雨仍字迹清晰,展现了中国古代雕刻工艺与佛典流传的独特路径。为确保这一千年遗产延续,北京市近年来实施系统性保护工程:石经洞群完成加固与防潮,大量经石实现高清数字化建档;纸经、木经集中入藏恒温恒湿库房,并开展科学修复与病害治理。
在保护的同时,云居寺注重成果展示和学术利用。部分石经通过数字化方式对外开放,研究团队持续开展经文整理与比勘,为相关研究提供新资料。
2025年,“北京云居寺藏经”成功入选第六批“世界记忆国家项目”名录。这意味着千年石经从地方遗产走向世界舞台。随着保护工程的持续推进,这座千年古刹正在向世人讲述一段跨越时空的文明故事。
云居寺一万四千余块石经见证中华典籍千年传承。人民网 李世奇摄
云居寺一万四千余块石经见证中华典籍千年传承。人民网 李世奇摄
云居寺一万四千余块石经见证中华典籍千年传承。人民网 李世奇摄
云居寺一万四千余块石经见证中华典籍千年传承。人民网 李世奇摄
云居寺一万四千余块石经见证中华典籍千年传承。人民网 李世奇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