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股市解读:去年此时牛市狂,今年国庆能否复制?但也要警惕回调风险,这样应对更稳

9月29股市解读:去年此时牛市狂,今年国庆能否复制?但也要警惕回调风险,这样应对更稳

(来源:淘金ETF)

入市需谨慎炒股有风险,全文内容仅供参考交流进步!

今日A股两市成交达21600亿元,较昨儿增加150亿元,在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回暖的催化下,盘面洋溢着乐观情绪。

9月27日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确实亮眼:8月单月同比增长20.4% ,较7月的-1.5%实现显著反转。但需清醒看待这一数据——亮眼表现背后,去年同期(2024年8月)-17.8%的低基数是重要推手,并非完全由企业盈利能力内生改善驱动。毕竟,经济数据的“单点闪光”难抵“趋势成线”,一时的反弹更需后续数据持续验证,若仅凭单月数字就断言盈利拐点,反而容易忽略经济复苏的复杂性。

数据公布后,不少分析师看好指数与经济数据“双飞”,今日盘面也一定程度反映了这份期待。但要明确:单月数据难定趋势,唯有工业利润持续回升,且与CPI、PPI等宏观指标形成共振,才能真正印证企业盈利拐点到来。毕竟经济复苏是系统性工程,需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同步发力,而非单一数据能支撑“企业全面大赚”的结论。

临近十一黄金周,今日的上涨恰如给散户派发“消费红包”,氛围格外热烈。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反弹主力由证券板块扛起——季线跌破后的反弹回测本属正常,但今日的增量看似突破量,实则略显突兀:若后续持续补量难度较大,这根“突兀增量”更像是陷阱,容易让人误判调整结束,实则可能形成反弹进入末端的信号。市场从来不会用明牌告诉你方向,越是热闹的反弹,越要留一份清醒看风险。

从历史规律看,证券板块常现“反弹增量即尾声”的特征,当前上证指数与中证1000指数也存在短期回调需求。综上,市场大概率面临回踩蓄力,后续更需警惕十一假期前的不确定性风险——假期期间政策面、外围市场的潜在变化都可能影响节后行情,资金出于避险考量,往往会在此时收敛激进操作,转向谨慎。不过,市场情绪中也暗藏期待:去年同期的牛市行情仍历历在目,不少人盼着今年国庆前能再现类似走势,为假期氛围和节后行情提前铺垫,这种“忆往昔”的情绪也为短期盘面添了几分暖意。

只是“期望越大,失望往往越大”,尤其在市场缺乏明确基本面支撑时,情绪推动的行情往往难以为继。与其执着于复刻过往走势,不如用“等风来”的耐心替代“追热点”的焦虑——短期调整未必是坏事,反而可能为后续行情夯实基础。后续可重点关注量能能否持续放大、消费数据能否承接假期预期,若基本面与资金面形成合力,市场自然会走出稳健节奏;若仅靠情绪支撑,不妨以平常心看待节前波动,等待更明确的信号再作决策,毕竟少犯错比赚快钱更重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