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科创板半导体设备龙头拓荆科技抛出 46 亿元定增预案的敏感节点,一场规模空前的减持潮正悄然拉开帷幕。包括董事总经理刘静、董秘赵曦在内的7位核心高管集体计划减持,而员工持股平台近期刚通过询价转让套现10亿元,形成“内部人组团离场”的罕见景象。
2025年9月,拓荆科技抛出46亿元定增预案,拟以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 80% 的价格发行新股。
而就发布定增预案前不久,从拓荆科技2025年8-9月披露的公告来看,拓荆科技股东张孝勇、公司多位高管减持同步进行,包括总经理刘静、5位副总经理、董秘、财务负责人等,合计拟减持不超过14.6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不超过1%。
作为公司战略决策核心,高管团队选择在定增预案披露前启动减持,释放出微妙信号。以 9月26日收盘价 250元测算,此次减持规模对应市值约3660万元,尽管绝对值占总股本比例不高,但8人同步行动的 “抱团” 特征显著。
更早开启减持进程的是员工持股平台。以 “共青城芯鑫系” 和 “沈阳系” 为代表的 11 个员工持股主体,8 月通过询价转让方式集中出售 699.32 万股,占总股本 2.5%,转让价格 144.92 元 / 股,合计套现超10亿元。这一交易价格较 2022 年 IPO 发行价 71.88 元溢价 101.6%,但较 9 月中旬股价折价约 34%,显示内部股东选择 “折价批量出货” 以快速套现。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员工持股平台的股份源于公司早期股权激励,部分原始成本低至30元/股以下,此次套现实现账面浮盈超300%,部分核心员工通过持股平台获得千万级现金回报。
截至 9月26日,拓荆科技后复权股价突破550元/股,较 2022年IPO发行价累计涨幅达660%,动态市盈率 110倍,显著高于半导体设备行业 85 倍的平均水平。在如此估值高位,内部人减持动力显著增强,原始股东持股成本普遍低于50元/股,赚得盆满钵满。
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警惕 “高估值 + 高减持” 的双重风险。历史案例显示,当核心团队在融资周期中大规模套现,往往伴随股价阶段性见顶。拓荆科技能否在股东大会通过定增方案,同时化解市场对 “圈钱式融资” 的质疑,将成为接下来股价走势的关键变量。
这场始于员工持股平台、蔓延至高管层的减持潮,本质上是资本市场造富效应的集中释放,却也暴露出高速成长企业在市值管理与股东回报之间的平衡难题。当技术突破的故事遇上真金白银的套现,投资者正用脚投票,重新审视这家半导体设备龙头的价值成色。
(注: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撰写成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