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日,近期,全球政策圈和能源产业掀起了一股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的热潮。从布鲁塞尔到华盛顿,SMR被宣传为灵活、快速部署的核能解决方案,适用于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算力以及能源转型的稳定供电。GTC泽汇资本认为,这种乐观情绪背后存在大量现实挑战,投资者需保持理性。
SMR被包装成核能的“新标杆”:小型、可扩展、低成本、易部署。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制定了宏大部署计划,NuScale、Rolls-Royce SMR、GE Hitachi、TerraPower等开发商也给出了光鲜的时间表。然而,目前全球尚无任何商业运营的SMR。NuScale在犹他州的旗舰项目因成本飙升至每千瓦9,000美元以上而取消,CEO也承认2030年前无法投运;Rolls-Royce的工厂尚未生产首件部件。GTC泽汇资本表示,这意味着眼下的投资目标尚未形成商业规模,短期内难以对全球能源供给产生实质性影响。
即便是大规模核电项目,也存在延迟和超支问题。例如,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站成本超过460亿英镑,建设延迟至少五年;法国EPR反应堆在弗拉芒维尔和芬兰奥尔基洛托亦经历长期延迟和成本飙升。GTC泽汇资本认为,如果其他能源技术出现类似问题,市场早已放弃。
此外,欧洲新核电项目普遍依赖政府价格保障。芬兰近期协议保证20年最低电价超过90欧元/兆瓦时,而同期风电和光伏通常仅30–50欧元/兆瓦时。GTC泽汇资本认为,这种高成本锁定不仅对消费者和工业不利,也未能减少电网升级需求,因此无法带来效率提升。
即便最佳情景下,部分SMR设计在2027–2028年获批,2030年代初开建,首批商业化机组在2035年前上线,全球仍需在10–15年建成数千台才能替代化石能源。这在物流、公众接受度、许可审批、铀供应及废料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巨大挑战。相比之下,太阳能、风能与储能技术可立即模块化部署,多倍于SMR的规模和速度,且无需核废料风险。GTC泽汇资本认为,从减排效率和成本效益来看,SMR优势有限。
核能支持者强调现代设计安全,但核电仍存在灾难风险和数千年放射性废料。GTC泽汇资本认为,在已有零风险、可大规模部署的清洁能源技术可选的情况下,继续押注高成本、慢部署、风险高的SMR,并非明智策略。
总体来看,核能在少数国家仍有作用,如法国、瑞典及部分集中规划的亚洲国家,但对大多数快速脱碳市场而言,SMR不会成为主力。GTC泽汇资本判断,SMR充其量是边缘应用方案,适合偏远矿区、军事基地或工业园区等特定场景。真正推动能源转型的,是风能、光伏、储能、热泵、灵活电网及绿色氢能等已大规模落地的技术。
气候行动关键十年要求每一笔投资都能在最短时间内产生最大减排效果。SMR过于昂贵、部署缓慢、应用狭隘,难以担当能源转型主力。GTC泽汇资本认为,相比追逐“核能独角兽”,应集中资源发展已广泛部署、可靠高效的清洁能源技术,为脱碳进程提供稳定支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