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是一个怎样的行业?电影是文化与传媒这一行业中,最为经典的内容形态;电影行业本身规模不大,但其制造爆款的特质,天然具备“消费牵引力”与“打穿各圈层”的传播能力,故吸引了众多具备不同资源禀赋的入局方。电影作为内容形态,其上游为制作与发行环节,下游为院线渠道。影院作为渠道、零售场景,其扩张有一定的惯性,除票房整体表现外,如何将影院运营好更为关键,故非票业务经营也是影院经营的关键。 如何看待IP?是金矿吗?我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IP 从来不是金矿,它只是一种沉淀用户的有效方式――打造爆款IP 与IP 是完全不同的两门生意。此外,电影行业沉淀用户的另一有效方式,是用票务平台,如猫眼等互联网平台,以票务为业内内核,沉淀观影用户。 影视行业最大的弊端,在于产能供应难以放量。基于行业当前的发展现状,内容产业的AI 新叙事,有望呈现在三方面:1)AI 重塑制作环节;2)AI 作为先进生产力,极大释放供给端活力;3)分发渠道更为重要。 万达电影如何顺应大趋势,重拾增长逻辑?中国儒意收购万达电影后,两家公司具备明显的协同效应。中国儒意在原创剧本、发行上优势突出,万达电影则在线下放映、发行上优势突出。有别于市场的主流观点,我们反而认为在“中国儒意+万达电影”的协同架构下,万达电影的核心在于“线下分发+空间运营”――“中国儒意”出爆款(主投主控、参投;发行;南瓜电影线上分发)、万达电影承接并配套做线下的发行与影院运营。以影院为核心的空间运营,一方面包含影院放映业务的运营,另一方面则包含影院的非票业务经营――即在影院的独立空间中,如何运营出更多的收入项,以及提升盈利能力。 投资建议:考虑到万达电影的新定位、基于新定位的增长逻辑清晰,且作为影视龙头,有望充分受益于AI 浪潮对内容制作、分发等环节的重塑。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 年分别实现营收136.78/151.36/160.10 亿元,归母净利润8.57/12.32/15.97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30/21/16 倍。首次覆盖,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战略投资项目的协同发展效应低于预期的风险、广告收入持续低迷的风险、电影大盘因突发因素进一步低迷的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广告】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