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伟达的主要服务器生产合作伙伴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公布季度销售额增长 11%,这一数据表明,用于人工智能(AI)研发的芯片及服务器需求保持强劲。
这家更广为人知的名称是 “富士康” 的公司表示,在截至 9 月的三个月内,营收达到 2.06 万亿新台币(约合 676 亿美元),基本符合分析师预期。该公司还预计,受人工智能需求强劲推动,本季度销售额将较上一季度有所增长。
鸿海的业绩或许能印证市场观点 —— 即 ChatGPT 热潮之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的繁荣具有可持续性。这股热潮已席卷元宇宙平台公司(Meta Platforms Inc.)等大型科技企业,以及 OpenAI 等初创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投资者已向该领域的供应商投入大量资金,涵盖芯片制造商、网络公司,以及鸿海这类生产英伟达芯片专用服务器的企业。不过,部分投资者警告称,在人工智能服务真正成为主流之前,相关企业的估值可能难以维持当前水平。
彭博情报分析
“受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需求激增推动,云服务及网络部门表现强劲,鸿海 2025 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营收同比增长 11%,创下该季度历史新高。这一增长势头有望延续至第四季度,并助力抵消消费电子业务营收的疲软。尽管第三季度受 iPhone 17 上市推动,消费电子营收环比有所增长,但受汇率影响,同比仍出现下滑。”
—— 分析师曾史蒂文(Steven Tseng)、陈肖恩(Sean Chen)
这家中国台湾企业此前表示,预计 9 月所在季度的服务器营收将增长逾一倍,而消费电子业务则陷入停滞。凭借参与 OpenAI 的 “星门”(Stargate)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项目,鸿海有望进一步获益:上月,这家全球估值最高的初创公司宣布,计划与甲骨文公司(Oracle Corp.)、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 Corp.)合作,投资约 4000 亿美元在美国新建五个数据中心园区。
富士康的营收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苹果公司(Apple Inc.)—— 其为这家美国客户组装 iPhone 等电子设备。但随着苹果相关业务销售额趋于平稳,富士康对人工智能热潮的依赖度正日益提升。
然而,剧烈的地缘政治变动给鸿海的业务带来了威胁。今年 5 月,该公司以美中贸易战可能引发连锁影响为由,下调了全年营收预期。目前,鸿海已在推动生产基地多元化布局,减少对中国内地的依赖,以抵消潜在损失。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此后宣布,计划对半导体进口征收 100% 的关税,但他承诺将豁免那些把生产转移至美国的企业。
在苹果和英伟达的支持下,鸿海正在扩大美国的产能。公司高管表示,将在威斯康星州和得克萨斯州增加人工智能服务器的生产 —— 鸿海目前已在这两个州设有生产园区。
评论